風粟盡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陽縣,松煙鎮,馬家村
這日,村民馬大娘來到村裡朱大嫂家,知道她家田間那棵梨樹結的果子熟了,想討要幾個嚐嚐。
朱大哥去田間勞作了,朱大嫂要看家、餵雞、奶孩子。於是就把摘梨的簸箕和竹蒿給了馬大娘,讓她自己去打。還特意提醒她,梨樹比較脆千萬別上樹啊。馬大娘樂呵呵地拿著打梨的工具就走了。
快到晌午,朱大嫂忙著做午飯,朱大哥都快回來吃飯了。隔壁的馬六急忙跑來,說是馬大娘摔倒在她家梨樹下的田裡了。
朱大嫂嚇得趕緊抱著孩子準備出門,這時正好趕上朱大哥回來。朱大哥聽聞,就讓她在家帶孩子,順便去通知馬大娘家人。
眾人趕到了田間,馬大娘還在哼哼唧唧的,眾人連忙找了牛車,送她去了松煙鎮鎮上的同仁堂藥鋪。藥鋪的李大夫,處理了傷口,忙活了半天,雜七雜八醫藥費算下來也要三兩銀子。
朱大哥自己身上帶了二十文銅錢,又和同來的村民湊了湊,也只湊了五十文。正好馬大寶和他爹馬良趕到了,朱大哥和好心的村民與馬家人寒暄幾句,就回去了,畢竟還有農活要做。
不曾想,五日後,馬大寶帶著人到朱家討要銀子,說是她娘就是因為他們家的梨樹,害得摔斷了腿。不僅要朱家支付醫藥費三兩銀子,還要他支付馬大娘的誤工費以及營養費。
朱大哥一家都被氣笑了,覺得馬家人是無理取鬧,直接將人趕了出去。馬大寶不依不饒,天天糾集幾人到朱家鬧事,搞得朱家雞犬不寧。這還不行,甚至一紙狀書將朱家給告了,要縣老爺給他馬家做主。
陸行知到了縣衙,小吏給他上了茶,剛準備喝上,外面就傳來擊鼓的聲音,有人要伸冤,他理了理官袍,起身讓眾人升堂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家村,朱、馬兩家人。馬家狀告朱家,並遞了狀紙。馬大娘還用擔架抬上了公堂。
馬家人狀紙上說:馬大娘是受朱大嫂的拜託才去幫忙採摘梨的,責任就是朱家,要朱家賠償損失。
朱大嫂大喊冤枉:是馬大娘自己找來,討要他們家的梨,而且她還特意囑咐馬大娘,樹脆不得上樹。
兩家人嘰嘰喳喳的,吵個不停,陸行知敲了敲驚堂木,眾人才止了聲。
“馬氏,你說你是受朱氏所託前去採摘梨,可有人證。”
“回大人,並無人證,是朱氏私下拜託民婦的。”
“幾時拜託的”
“就在朱家的時候”
“那你因何事去朱家”
“串門子”
“家家戶戶都在忙於農事,你卻是去朱家串門子?”
圍觀百姓:“就是,現在各家各戶都在忙著秋收,誰會無事去串門子”
“威 武”,縣衙的衙役,齊整的威武,圍觀的百姓馬上止了聲。
“好,朱氏,你可叫馬氏替你去採摘梨”。陸行知看安靜了許多,就接著審案。
“回大人,並沒有,因我家小兒,喜歡吃梨,家裡還摘了一些留著自己吃。馬六可作證,因為正好他上工的時候和我丈夫一起,我就從筐裡給了他兩個。”
“馬六可在?”
“小人在的,確有其事,我是看著朱大嫂給我拿的梨,而且選的還是筐裡面最大的兩個。”馬六從圍觀的人群裡面擠了出來,上堂跪下回了話。
“朱氏,你說你給馬氏提供了摘梨的工具,可帶來”
“帶了,帶了,陸大人您請看。”朱大嫂指了手邊的簸箕和竹蒿,衙役上前檢視一番,對陸行知點了點頭。
“馬氏,朱家的簸箕和竹蒿你可帶著?”
馬氏想了想,小聲的說“帶了”,馬氏這會兒也沒剛開始的理直氣壯了,畢竟抬著她去就醫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