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第2/2頁)
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蒙仲聞言搖搖頭笑道:「足下所言,未免叫人發笑。欲乃人性,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順應天道的「欲」,此謂之「天理」,就好比人要食物才能生存,而過份則為「貪慾」……莊師所言「無欲」,即是指天理之慾,就好比人初生時,懵懂無知,只知道餓了要啼哭,此即是「天理」,除此之外,無成心、機心,莊師主張無欲,即希望世人捨棄成心,回歸嬰兒時的純真,天理本身就存在於人體內,而足下卻用『追尋無欲之慾』來概括,正好應了我道家聖賢老子的那句話,「道可道、非恆道」,賢兄以『有窮之詞』來概述『無窮之道』,本身就已產生了偏差,奈何還自以為抓到了把柄?……我聽說孟子曾言「人性本善」,闡述善也是人本身存在的「天理」之一,可按照足下的說法,善竟然成了可與人理分離的欲?敢問賢兄,你是希望世人追逐『善』呢,還是捨棄『善』呢?」
「……」陳臻啞口無言。
此時,孟子又瞥了一眼蒙仲。
雖然蒙仲又一次將話題牽扯到了他身上,但這次講述的道理,孟子是認可的。
他也認為,莊子主張的「無欲」,以及他提倡的「人性本善」,都是人出生時就有的,與人不可分割的「人理」——這世上的人不是缺少善良,充其量只是善良被「貪慾」埋沒了而已。
因此,沒有追尋善良這種說法,只有找回善良;同理,莊子主張的「無欲」,也不是什麼所謂的「追逐無欲之慾」,而是返回「無欲」時的狀態。
『這個弟子,莊子教的不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