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3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風平浪靜的時代,默羅是無法成為默羅的。上流社會的新聞報導可以取悅知識分子和他的同事,但卻會惹惱大多數的聽眾,引起政府憤怒,從而把他置於與管理階層永遠對抗的地位。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非常特殊,他本人也並非等閒之輩。羅斯福是第一位在電臺作專門講話的政治家,而他則是第一位偉大的職業廣播行家。他的播音充滿智慧謙虛,包含同情和敏感。這樣一來,他在公司內的資本大增,這是十分關鍵的。這意味著當他回美國後,他將是一顆超級明星,享有無比的特權和自由,備受同事和公司的敬重。他在後來,並不倉促地決定使用自己在公司積累下的資本,當國內舞臺上一個暢所欲言的通訊員,受同行的信賴。這是第一流的廣播網內的優秀記者做出的最佳決定。他還是那個高標準的默羅,然而報導一場英勇悲壯的戰爭與揭露國內陰暗面則是迥然不同的兩碼事。〔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位英雄的艾森豪將軍,當他成為總統候選人時,他的朋友喬治馬歇爾(e arshall)遭到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arthy)的詆毀,他卻作壁上觀,從而變得不那麼英勇一樣。〕勇敢的變種太多,默羅對此心中雪亮。
------------
為大眾服務的教育者
------------
為大眾服務的教育者
他漂亮得不可思議!在電視時代尚未到來之前,他看起來就像沃爾特皮金(walter pidon)在電視上所扮演的他的形象一樣。比爾夏勒(bill shirer)第一次遇見默羅,就為他的英俊所震服。他暗忖:他正是人們所期望廣播這汙濁的行業中應有的清秀之氣。默羅是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記者,但這竟成了不起的能人。英語口語與文字新聞的措辭、韻律存在巨大的區別。他樣樣精通。口語宜通俗,報刊文字若大聲朗讀,則必然呆滯生硬。默羅是遷移於美國遠西地區的南方人,他和他的家人,都保留著高地英語的韻味,這種帶詩味的語言正在美國以極快的速度銷聲匿跡。他年輕時當過伐木工人,這段經歷不單使他把名字從埃格伯特(egbert)改為愛德華(edward),還使他愛上了普通人民的機智和敏捷。他從人民那兒學到了一種獨特的語言能力:簡潔與含蓄。進入大學後,他研究戲劇,學習華盛頓州那些優秀教師的聲調,因而自己的語言節奏和韻律感大大加強〔特別是口語教師艾達盧安德森(ida lou andern),很早就發現了他的天賦。後來,默羅去英格蘭時,她還特別強調默羅在&ldo;這是……倫敦&rdo;之間略加停頓〕。從此,他的口語極富感染力。他懂得了如何有效地使用停頓和省略,這是他與其他記者大不一樣的地方。他運用得恰到好處,聲音的戲劇性效果為工作增色不少,聽起來毫無矯揉造作之感。這是一種時髦。默羅的時尚感無可挑剔。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