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第2/2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人皆知的事實。在那時。俄國猶太人的名聲還不如德國猶太人強。德國猶太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為人所接受。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階層視他們正直誠實,他們自己也覺得比俄裔猶太人更受人尊敬,俄裔猶太人總是被人描繪為拖著長發、衣冠不整、思想過激。當比爾佩利剛來紐約時,他的熟人以為他極可能被&ldo;我們這一群&rdo;(our crowd)德國裔猶太人體面的堡壘所接受,實際上並無這回事。他的錢財散發著雪茄菸臭味,他所從事的廣播事業鮮為人知曉,大有無法上檯面的厄運。一個蘇茲貝格(sulzberr)[4]可以辦到的事,另一個叫佩利的人則辦不到(其實,天知道在以前有哪個人的名聲比佩利大)。佩利的朋友本索南伯格(ben nnenberg)認為,那時這些話未免太傷人感情。佩利的確風度翩翩,惹人眼目,但他本人對此並不過於炫耀。他已是一個蘊藏巨大潛力的公司頭目,但他尚未看到它的力量。他對公眾的吸引力和重要性,比許多自以為是的人小得多,當時他不得不拼命爭取那些人已取得的承認。
------------
猶太血統的矛盾情結
------------
猶太血統的矛盾情結
佩利對於他的血統,一直抱著矛盾的心理,既為自己是猶太人驕傲,又為是俄裔猶太人惋惜。他在以前對自己的猶太人血統感到自豪,可隨著年齡增大,聲名日隆,他又不願意被人們提起這背景。他力圖將這事拋開,不但周旋於盎格魯-撒克遜德裔白人新教徒集團。甚至還周旋於超盎格魯-撒克遜德裔白人新教徒圈子內。即使這樣,他的血統問題仍令他隱隱不安,乃至強烈地影響到他對通俗娛樂節目的一貫敏銳的識別力。他的助手們弄到一個叫做《屋頂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的節目,佩利讀完指令碼和聽完配樂後,立即否定了這個節目,他說:&ldo;節目本來不錯,但你們沒發現它的猶太味兒太濃了嗎?&rdo;助手們對此震駭不已,特別是力勸佩利買下這個節目的邁克伯克(ike burke)更是茫然不解。他回答說這個節目並沒有什麼猶太味。伯克不是猶太人,自然嗅不出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