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好漢也要有人幫 (第2/3頁)
雲海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被授予廣東香山知縣之職。
康熙時期一直是秉承著明朝中後期的海禁政策,但是姚啟聖是對沿海貿易是持開放態度的人,所以他在香山知縣任上擅開海禁被御史彈劾,康熙八年(1669年)僅做了不到六年官的姚啟聖就在彈劾之下被罷官了,姚啟聖也索性回到家鄉賦閒家中。
這就是姚啟聖的前半生,在仕途上並不是很順心,當然,歷史上的姚啟聖雖然當時仕途不得已,但好在家資富庶,所以生活並不貧苦,與電視劇中在盛京馬場貧寒交加的要飯花子姚啟聖形象完全不同。
而且歷史上的姚啟聖也並不是被周培公所推薦在康熙收臺灣時才被康熙所啟用,接上面繼續說,康熙八年姚啟聖被罷官之後一直賦閒在家,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帶頭掀起了三藩之亂,三藩也就是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之亂爆發後,福建耿精忠舉兵叛亂,率兵攻入浙江境內,浙江台州、溫州均被耿精忠所攻陷,這時候賦閒在家的姚啟聖覺得應該平叛報國,於是散盡家財招募鄉勇,他帶著招募來的鄉勇投到了康熙派來平叛的正紅旗旗主、禮親王代善的後人康親王傑書的麾下。
隨後幾年中姚啟聖一直跟隨康親王傑書對耿精忠進行剿滅,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啟聖一直跟隨傑書攻到福建,這一年傑書光復福建,耿精忠投降,後來在三藩之亂平息之後遭凌遲處死。
姚啟聖在跟隨傑書收服福建戰鬥中非常英勇,得到了傑書的認可,當然,這其中也跟姚啟聖在中央有人有很大關係,姚啟聖的親妹夫乃是康熙朝初期漢人大學士黃錫袞,自古以來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正是黃錫袞當初拜託傑書關照大舅哥姚啟聖,外加姚啟聖作戰確實勇猛,所以傑書才十分重用姚啟聖,表功時傑書也把姚啟聖立為頭功上表康熙,因此康熙才知道有姚啟聖這麼一號勇將,姚啟聖也因平定耿精忠叛亂的功勞被康熙任命為福建布政使,這屬於地方大員了,一省第二號人物了。
吳三桂在興起叛亂之初就曾經秘密聯絡臺灣的鄭成功之子鄭經,希望鄭經從臺灣出兵登陸福建漳州和泉州共同打擊清政府,同時為了響應鄭經,吳三桂還派出勇將韓大任從江西出兵入福建與鄭經會師。
結果就是吳三桂部下的這名勇將韓大任看到福建耿精忠被滅,有預感三藩之亂早晚要失敗,於是起了投降之心,恰好韓大任與姚啟聖曾有一面之緣,於是姚啟聖單身入營勸降了韓大任,所以韓大任所部3000餘人全部被姚啟聖收編。
姚啟聖帶領韓大任直接將駐紮在漳州和泉州的鄭經擊退,鄭經一看韓大任投降了,嚇得趕緊撤軍回了廈門,姚啟聖很順利的就收復了漳州和泉州。時任福建總督郎廷佐十分看好姚啟聖,恰好郎廷佐當時病重準備退休,臨退休前郎廷佐向康熙保舉姚啟聖接替自己出任福建總督,於是康熙批准了郎廷佐的建議,姚啟聖出任福建總督。
也就是從姚啟聖出任福建總督起,他才和收復臺灣結下了淵源。三藩之亂平定後,出任福建總督的姚啟聖就一直負責福建海防,主要就是與鄭經交戰。
鄭經曾經多次率大將劉國軒和馮錫範等侵擾福建沿海地區,康熙十九年(1680年)姚啟聖率軍徹底擊退鄭經、劉國軒、馮錫範等人,收復了鄭經常年佔據的金門和廈門,因此功勞,康熙加封姚啟聖為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世襲騎都尉和雲騎尉爵位。
李光地,李光地這個人呢,他是康熙朝非常有名的理學大臣,並且李光地後期在康熙朝成為了文淵閣大學士,在沒有宰相的清代也算是拜相了。後來呢,他幾次三番向這個康熙推薦施琅,請求以他為將。收復臺灣,但是康熙皇帝非常遲疑,就問這個李光地啊,說你能擔保他沒有二心嗎?李光地說了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