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1/2頁)
[美]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昌首義時,第二個主要團體&l;文學社&r;,則是個青年軍人的組合,原名&l;振武學社&r;。蓋清末行新政,練&l;新軍&r;,袁世凱的&l;北洋六鎮&r;之外,以湖北張之洞所練的&l;鄂軍&r;最有成績。袁世凱狡猾而專橫,他的六鎮之內不用有革命傾向的留日學生。張之洞則較開明,他不但大批保送優秀青年留日,並且重用留日歸國學生以擴充套件新政、新軍。不幸的是,在任何腐敗的獨裁政權之內從事改革開放,都是自掘墳墓(且看今日蘇聯)。因為有舊政權的剋制,改革開放便不可能順利開展。一旦改革不能盡如人意,則改革運動中的大批&l;新&r;人,就必然要走向叛逆之途。─這就是辛亥年間,新建鄂軍之內,其所以革命黨成百成千的道理,而文學社則是他們的秘密組織。文學社成立於辛亥之初,社員遍佈鄂軍諸標(即現今之&l;團&r;)及工程營、輜重營、炮兵隊等單位。所以他們一旦搞起&l;起義&r;來,就同孫黃在華南所策動的不一樣了。在南方他們多半是以&l;烏合之眾&r;對抗&l;正規軍&r;;在湖北他們要&l;起義&r;,那就是&l;正規軍叛變&r;了。搞軍隊叛變的效率,較之搞會黨暴動,自然就事半功倍。
不過&l;文學社&r;裡的小革命家,卻有個美中不足─他們之間,有兵無將(這和同盟會內有將無兵的情況,恰相反)。&l;文學社&r;的百任社長蔣翊武(湖南灃縣人),也不過是鄂軍混成協第四十三標三營裡的一個小士兵。後升正副目(正副班長)。其他列名史冊的辛亥功臣熊秉坤等人也都是小兵。所以他們一旦造起反來,局面搞大了,卻有有兵無將之苦─後來情急智生,竟強迫一個反革命的旅長(混成協的協統)黎元洪來領導革命。辛亥之夏,四川&l;路案&r;驟起,清廷要調鄂軍入川彈壓,而眾兵丁不願離鄂。&l;文學社&r;與&l;共進社&r;乃暗通聲氣,終於聯合造反。十月十日武昌城內一聲炮響,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國就搖搖欲墜了。
從&l;企臺&r;到&l;總統&r;
中山先生此時雖病急亂求醫,四處籌款,但所得則極其有限。東西帝國主義都想利用他,但是又不信任他。中山當時在美洲華僑界的最大靠山厥為&l;洪門致公堂&r;,而致公堂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口惠而實不至。據中山先生於一九一○年(宣統二年庚戌正月二十日、陽曆三月一日)&l;致美洲同志趙公璧函&r;,他的第九次起義之失敗,實因缺款五千,而&l;波士頓致公堂擔任五千,所寄不過一千九百餘元。紐約致公堂許擔任者,一文未寄……&r;。
所以近代史書如鄧澤如所著&l;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跡&r;中所羅列的十萬八萬之數,都是&l;認捐&r;的數目,或事後誇大之詞,不是實際的收入。這實在不是&l;致公堂&r;諸公慳吝,而是中山的革命原是個無底洞,鈔票是填不滿的。加以當年華僑社群之中,既無&l;王安&r;,亦無&l;包玉剛&r;。大家都是打工仔,在美國&l;排華法&r;欺壓之下,做點洗衣店、餐館的苦力勞動;終年所得,勉卻饑寒。在一身難保之下,支援革命,已盡其所能了。過分捐獻,大多力不從心。因此中山先生在辛亥七十二烈土死難之後,他實在已羅掘俱窮,甚至自身也衣食難周。
同年十月&l;武昌起義&r;爆發,中山時年四十六,正值壯年。據黨史所載,他那時正在北美&l;致公總堂&r;支援之下,組織個&l;籌餉局&r;,到處巡迴講演革命,籌募軍餉。但據一些私人記述,中山此時日常生活都很難維持。武昌起義期間,他正在科羅拉多州典華城(denver亦譯但維爾或敦復)一家盧姓唐餐館中打工,當&l;企臺&r;(粵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