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第1/2頁)
[美]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看無勞增值漲價歸公
再看看國父的&l;平均地權&r;的高論吧。中山那時談平均地權,非搞毛澤東式的&l;土改&r;也。他的重點是亨利喬治的&l;單稅法&r;中&l;無勞增值、漲價歸公&r;那一套-說淺顯一點,中山先生反對現代化過程中,資本主義的&l;炒地皮&r;。倫敦地價在十九世紀漲了三千倍。不知出了多少地皮客、大富翁。其後美國和澳洲也急起直追(讀者也可看看今日的香港、臺北甚至廈門)。亨利喬冶老兄在紐約點出了這一點。一八九六年中山在倫敦待了八個月,也證實了這一點。孫中山是個好學深思的人,一輩子都在中西典籍(尤其是西書-毛澤東不如孫中山,就是他不讀西書)中探索學理。讀到喬治的&l;進步與貧困&r;之後,恍然大悟,非反對炒地皮不可。
中山和喬治這一套,都是相當深奧的。它不是青年留學生如薛仙洲,和八股文專家胡展堂或&l;一夜就學會了日文&r;的梁啟超所能輕意瞭解的。所以他們都曾和中山&l;激烈爭辯&r;,甚至反對到底。這一套對&l;同盟會&r;&l;共進會&r;裡面的紅衛兵們來說,那就更是一頭霧水了。因此共進會後來頒布的&l;會章&r;,一切都以同盟會的會章為藍本,只是把&l;平均地權&r;一條改為&l;平均人權&r;。胡漢民在&l;民報&r;上談&l;六大主義&r;,其中之一竟然是&l;土地國有&r;。&l;土地國有&r;屬於王莽和毛澤東,非孫中山也。
中山那時所搞的如果只是簡單的&l;分田&r;&l;土改&r;,那他老人家晚年才想起的&l;耕者有其田&r;,一句話就夠了。提倡&l;耕者有其田&r;,則&l;十代務農&r;的梁啟超,和早年貧無立錐的胡漢民,都不會反對的。殊不知早年中山所搞的卻是亨利喬治一套的洋東西,對胡梁等一些土老兒說來就有對牛彈琴之感了。
其實亨利喬治(一八三九─一八九七)和馬克思(一八一八─一八八三)一樣,都是十九世紀的理論家。喬治第一本談&l;土地政策&r;的書是一八七一年出版的,那時資本主義的諸&l;大王&r;,都還潛龍在田,蓄勢未發;只有炒地皮才一馬當先。所以喬治先生以為用&l;單稅法&r;解決了土地問題,其他一切社會經濟問題,也都可迎刃而解了。這是他老先生一廂情願的想法。其實&l;經濟起飛&r;了,哪一項利潤不是unearned crent(無勞增值)呢?要&l;漲價歸公&r;,為什麼只對地皮客過不去呢?這就是&l;民生主義&r;的漲價歸公的辦法,直到今天的臺灣也實行不了的緣故。現在我們在紐約的&l;小臺北&r;法拉盛,一度有華裔&l;地產經紀&r;三百家,這兩年來地皮跌價,據說都紛紛改行了-這就叫做&l;市場經濟&r;&l;自動調節&r;嘛。中山早年的操心,是值得理解的。但是卻是個不必要的杞人憂天。
&l;共進會&r;&l;文學社&r;是怎樣的團體?
果然距七十二烈士之死,為時未及半年,便發生了十月十日(陰曆八月十九日)的&l;武昌起義&r;,從狹義的觀點立論,這就是&l;辛亥革命&r;了。所以所謂&l;辛亥革命&r;者,便是近代中國為&l;驅除韃虜、建立民國&r;而發動的革命運動之最後一次的&l;起義&r;。透過這次起義,則&l;驅除韃虜、建立民國&r;的兩大目標,便完全達到了。─因此吾人如認為&l;中國現代化運動&r;是有其&l;階段性&r;的,則&l;辛亥革命&r;應是第一階段,而且是完全成功的第一階段。不過其後還有個乃至七八個&l;階段&r;,有待突破罷了。
可是我們如果是&l;一次革命論者&r;,認為長治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