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筆下雲天 (第1/2頁)
空留塵緣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有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說的是記性再好,也不能時時刻刻對每一件事的每一個細節都如數家珍。
如此,還不如動動手指頭用白紙黑字記下來。
這樣只要手稿不丟,便是你記憶的額外載體,時刻備在身上,便不會有忘記的時候。
可對於在雲天觀生活了不下十年的汐微語和雲龍葵而言,雲天觀中的一草一木仿若烙印般刻在她們的腦海中,即便她們有一天,忘了自己姓甚名誰,把她們丟在舜源峰上,她們也能不自覺地走回這間屋子。
這樣的記憶,在她們心中已然是根深蒂固了。
眼下二女各自持著一支毛筆在一方紙上作畫。
都說畫如其人,汐微語精於音律,生性要灑脫些,因而她的筆畫都要更為靈動飄逸,放蕩不羈些。
一樣樣畫中物事,在其筆下栩栩如生,仿若被賦予靈魂和韻律。
雲龍葵天性純真,心無塵埃,她的每一筆,每一畫,似雕似琢,一絲不苟。
在她筆下的,每一樣物事,仿若簡要的實景雕刻,要與原物對比,定然在大致框架上挑不出半分毛病。
見微知著,只要見著二女作畫時的肅穆神情和大方儀態,便可知曉這齊天壽齊觀主在管教徒弟時定然費了不少心思,傳授予徒弟的不僅是求仙問道的功法和煉丹之術,也重在培養他們的素養和氣質,如此不管能不能成仙暫且不論,至少這樣的人能夠修煉出一種定力,輕易不受外物所擾的定力,這樣的人絕不會在任何威逼利誘下輕易妥協變節。
難道是自己的判斷出錯了?姜逸塵不由疑心道。
不出一炷香的功夫,汐微語和雲龍葵已用一筆一畫,完成了她們腦海中關於整個雲天觀的記憶。
不得不說朝夕相伴的姐妹二人心有靈犀,分明是出自兩個人的手筆,可若是單較畫中內容而言,可謂是毫無二致。
畫中再為構造相近的建築也有其別緻的特質,讓人不需看額外的註釋便能與其他建築作出區分。
二女所畫的正是雲天觀的整體佈局圖。
舜源峰山腰起至山頂的前半部分,便是前山,也正是雲天觀的主體。
不同於一般道教宮觀,根據八卦方位,乾南坤北,以子午線為軸,坐北朝南來佈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設在中軸線上,兩邊則根據日東月西,坎離對稱的原則,設定配殿供奉諸神。
以雲天觀的建築體量而言,只算得上是個小型道觀,各建築雖遵從坐北朝南的卦位設立,可在佈局上卻不拘一格,反而是順延著舜源峰的山勢走向,自下而上,自西而東,以北斗七星的方位設立諸殿,如此更貼近天人之說,寓意順應天道,得道昇仙。
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
為雲天觀鎮守山門的護法神倒沒有另請高明,仍由“王靈官”鎮守,因而山門瑤光殿亦為靈官殿。
瑤光殿之後便是開陽殿,開陽殿中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寓意在世行善,救人於苦難。
那些為數不多的雲天觀信眾,多是受惠下山子弟授予的丹藥,有心者,上山後,多在此殿中還願,因來者多為尋常百姓,為免其旅途奔波,辛苦勞累,遂在之後,另興土木,設立客居之所於開陽殿旁,留宿來訪之客。
玉衡殿為尋常道觀中所稱呼的娘娘殿,供奉有眼光娘娘、耳宮娘娘、送子娘娘,寓意化人間不可化之事,解人間不可解之難,亦有不少信眾會至此,求取安胎保子之丹藥。
天權殿,居於七星之中,在雲天觀上亦為掌管運勢的鬥姆殿,雲天觀中每每有重大事宜,觀主定會攜眾長老在此詢問上天之意作參。
天璣殿為主神殿,供奉丹道上的太上始祖,太上老君。
天權、天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