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深化發展 (第2/2頁)
空心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用指南,詳細記錄不同行業推進資訊化的技術要點、實施步驟與注意事項。由於當時印刷技術有限,指南的編寫與印刷耗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編寫完成後,透過政府發文、行業協會傳遞等方式,將指南分發至各地企業,成為其他企業開展工業資訊化建設的重要參考,為廣泛推廣奠定基礎。
在推廣過程中,陳超依據不同行業特點制定個性化方案。對於服裝製造業和傢俱製造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規模小、資金技術實力有限,他側重推廣成本低、易上手的資訊化解決方案。引導企業採用雲服務模式的企業管理軟體在當時極具前瞻性,因為國內網路基礎設施薄弱,需要先大力建設網路。陳超推動相關部門加快網路建設,同時與軟體廠商協商,降低軟體使用費用。企業透過網際網路使用軟體,降低資訊化建設成本。同時,鼓勵企業利用移動網際網路開展線上營銷與客戶服務,在當時行動電話尚未普及的情況下,這一舉措極具創新性。陳超推動相關企業研發適合企業使用的移動終端裝置,並開展相關培訓,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客戶滿意度 。
對於新能源汽車製造和高階裝備製造等技術密集型新興行業,陳超強調資訊化與智慧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引入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在當時國內計算機運算能力有限、資料儲存困難的情況下,這一過程充滿挑戰。陳超組織科研團隊進行技術攻關,與國外相關機構合作,引進部分關鍵技術與裝置。在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利用大資料分析技術實時監測車輛行駛資料、電池效能資料,為產品最佳化升級提供依據;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生產線上機器人協同作業,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