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漕運要是斷了,那就可以直接說北京沒飯吃了。
這漕運啊,簡直就是清代朝廷的“外賣小哥”,還是全年無休、風雨無阻的那種。它不光得送貨,還得維護地方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傳播文化,簡直就是個全能選手。運河邊上那些人啊,都靠這漕運過日子呢,什麼運丁、水手、縴夫、腳伕、淺夫、泉夫、商人,一大票人呢!
可要是這漕運一中斷,那就跟快遞罷工似的,麻煩大了去了。物價嗖嗖往上漲,跟坐火箭似的,老百姓的日子那叫一個難過。再嚴重點,社會都得亂套,跟炸了鍋似的。所以啊,這漕運啊,簡直就是清代朝廷的“命脈”,得好好護著,可不能讓它出啥岔子!
道光皇帝一看這漕運斷了,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立馬召見軍機大臣們開大會。曹振鏞、長齡、文孚、蔣攸銛、穆彰阿這些個大佬們都來了,一個個眉頭緊鎖,跟開了愁眉苦臉大會似的。
經過一番頭腦風暴,大家夥兒決定派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傅的文孚老兄去現場擺平這事兒。文孚老兄呢,也是二話不說,接過任務就奔淮安去了,那速度跟快遞小哥送外賣似的。
二十天後,文孚老兄從淮安發回了“現場直播”的調查報告。追責、賑濟災民這些事兒咱就不說了,關鍵是這疏通漕運的大事兒。文孚老兄提出了個“借黃濟運”的妙招,說白了就是借黃河的水來救運河的急。
道光皇帝一看這方案,眼睛一亮,心想:“這主意不錯啊,文孚老兄真是個人才!”也沒多想,大筆一揮,批覆同意了。可沒想到啊,這方案實施起來,那叫一個尷尬。
文孚老兄在淮安幹了一個月,愣是沒幹出啥名堂來。為啥呢?因為這時候是冬季,黃河水跟擠牙膏似的,擠都擠不出來多少。借黃河水補運河,那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反而還把黃河的泥沙給帶進來了,把運河給淤得跟泥潭似的。
文孚老兄一看這架勢,心裡頭那個苦啊,跟吃了黃連似的。沒辦法,只得硬著頭皮上摺子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