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第1/2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他不贊
成墨守章句、死背教條以矜世取譽他特別強調通經以致用在永州時,他曾在文章中說:&ot;得位而以《詩》《禮》《春秋》之道施於事,及於物,思不負孔子之筆舌能如是,然後可以為儒儒可以說讀為哉!&ot;[注]他認為,得到了官位,就應該把平生所學的&ot;聖人之道&ot;付諸實踐,這樣才不辜負孔子的教誨單單靠講說誦讀,難以稱之為儒他又說:&ot;仲尼之說豈易也?仲尼可學不可為也學之至,斯則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敗國,卒中矢而死仲尼豈易言耶?馬融、鄭玄者,二子獨章句師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師,僕幸非其人&ot;[注]他鄙視僅得皮毛的學習方法,更看不起章句之徒他提出要把握&ot;孔氏大趣&ot;[注],即要擺脫聖經賢傳表面文字的束縛,直接理解儒學的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就是所謂的&ot;聖人之道&ot;
在《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中,他又指出:
近世之言道理者眾矣,率由大中而出者鹹無焉其言本儒術,則迂迴茫洋而不知其適;其或切於事,則苛峭刻核,不能從容,卒泥乎大道甚者好怪而妄言,推在引神,以為靈奇,恍惚若化而終不可逐,故道不明於天下,而學者之至少也
他批評言儒術者迷失了儒學的精神實質,使&ot;道不明於天下&ot;,儒學失去了人心他要為恢復儒學的本來面目而吶喊
柳宗元早年形成的積極用世的政治態度和不重章句的學術思想,使他接受了啖助、趙匡、陸淳的《春秋》學在長安時,他從友人韓泰處得到了《春秋微旨》,又從呂溫處得到《春秋集傳纂例》他任禮部員外郎後,陸淳做太子侍讀,他們居處近鄰,柳宗元拜陸淳為師因此,柳宗元受到陸淳學派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的深刻影響柳宗元極為推崇陸淳的著作,認為它們真正體現了&ot;孔氏大趣&ot;他說:
&ot;《春秋》之道久隱,而近乃出焉&ot;[注]認為陸淳的著作真正發揚了《春秋》的大義他在《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中概括說,對於《春秋》三傳論註疏說者百千人,著作&ot;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ot;,而陸淳與啖助、趙匡&ot;能知聖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使庸人小童,皆可積學以入聖人之道,傳聖人之教,是其德其不侈大矣哉!&ot;他盛讚陸淳等人的治學方法為普通人學習&ot;聖人之道&ot;提供了簡捷的途徑,使人能真正把握&ot;聖人之道&ot;的真諦
柳宗元還接受了陸淳學派的懷疑精神,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傳統觀念和說法大膽懷疑,敢於否定,即使是經典之言,也往往以非聖人本意為由而加以批駁他對於自《詩》《書》直到孔、孟、董(仲舒),揚(雄)等人的著作或言論都進行過批判他還專門寫了一部批判被稱為&ot;《春秋》外傳&ot;的《國語》的專著《非國語》
後來有人批評柳宗元&ot;是非多謬於聖人&ot;、&ot;悖理害道&ot;,主要就是因為他對聖賢的權威多有冒犯,引起一些衛道士的不滿
陸淳學派重&ot;會通&ot;的治學方法,也對柳宗元產生過重要影響他反對&ot;黨枯竹,護朽骨&ot;,不墨守成說,解釋儒經時除了不主一家外,進而兼取諸子百家趙匡曾經主張&ot;既通經學,兼有諸子之學,取其所長,舍其偏滯&ot;,&ot;學兼經史,達於政體&ot;[注],在學術上兼收並蓄,開闊視野柳宗元受他們的啟發,認為&ot;儒墨名法&ot;各家都具有&ot;有益於世&ot;的內容[注]他又說:&ot;楊、墨、申、商、刑名、縱橫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