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第1/2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ot;董生下帷,發藻儒林;劉向司籍,辯章舊聞;揚雄覃思,《法言》《太玄》皆及時君之門閨,究先聖之壺奧,婆娑乎藝術之場,休息乎篇籍之困,以全其質而發其文,用納乎聖德,列炳於後人,斯非其亞?&ot;(《漢書&iddot;敘傳》)說他在理論上深究聖人之困奧,同時又有藝術修養,遊戲於文字之間,是多才多藝的傑出人物
司馬光更推尊說:&ot;揚子直大儒邪!孔子既沒,知聖人之道者,非揚子而誰?孟與荀殆不足擬,況其餘乎?&ot;(《說它》)認為他是孔子之後第一人,孟子、荀子都無法比擬那麼,他是怎樣的一位大儒呢?
一是鄙薄諸子獨崇孔聖漢代,雖然董仲舒已提出&ot;罷黜百家,獨尊儒術&ot;,漢武帝舉賢良,亦罷黜治申韓蘇張之術者,但是終漢之世,本&ot;霸王道雜之&ot;,儒術雖行,但申韓不廢;而黃老之術,尤其盛行司馬遷著《史記》,&ot;是非頗謬於聖人&ot;;漢武帝行聚斂,桑弘羊實為申商之學;更有自漢文之君、漢景之臣以來相傳的黃老之言,長期流行,淮南、衡山所治即其大者,至揚雄之師嚴君平亦黃老之人雖然在漢代諸子爭鳴、毀棄大道的局面沒有出現,但奇說異行,&ot;是非&ot;謬於聖人與六經者,亦時有發生揚雄少年雖從君平研習黃老道學,但他更多地繼承了自文翁在蜀郡立學弘揚儒術以來的傳統,對孔子之學、聖人之書,十分傾心,&ot;非聖哲之書不好也&ot;及其立說,亦以排斥諸子,發明聖道為職志他說:&ot;古者揚墨塞路,孟子辭而闢之,廓如也後之塞路者有矣,竊自比於孟子&ot;(《法言&iddot;吾子》下引此書只注篇名)從前孟子闢揚墨,衛孔道,今天他也要效法孟子廓清異說,捍衛聖學他的《法言》一書就是闢異說、闡孔學的專門著作他說孔子是先秦諸子中最偉大的聖人,他的智慧&ot;和同天人之際&ot;(《問道》),他的著作、言行與天地齊一:&ot;聖人之書、言、行,天也&ot;(《君子》)如果研習聖人之言就可遠知萬事,否則將於室內之治亦有所不知:&ot;大哉!聖人言之至也,開之廓四海;閉之囗然不睹牆之裡&ot;(《問道》)孔聖與諸子比較,那簡直就像太陽月亮與列星繁宿一樣:
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
(《學行》)
自然,人慾學道就會孔聖莫屬了:
委大聖而好諸子者,惡睹其識道也?山囗之蹊,不可勝由矣;向牆之戶,不可勝入矣曰:&ot;惡由入?&ot;曰:&ot;孔氏&ot;(《吾子》)
不學大聖,而習諸子,那是不能認識大道的必須循由孔氏,方可適於至道
那麼怎才能循由孔氏呢?揚雄說,人在從其人,人死由其書:
或曰:&ot;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將誰使正之?&ot;曰:&ot;萬物紛錯則懸諸天,眾言淆亂則折諸聖&ot;或曰:&ot;惡睹乎聖而折諸?&ot;曰:&ot;在則人,亡則書其統一也&ot;(同上)
孔子在世時,七十子就取則於夫子,現在孔子已沒,就取則於他留下的書此即五經揚雄說孔子的五經是天下絕對真理的載體,是至道的淵藪:
惟五經為辯,說天者莫辯乎《易》,說事者莫辯乎《書》,說體(人倫準則)者莫辯乎《禮》,說志者莫辯乎《詩》,說理者莫辯乎《春秋》舍斯,辯亦小矣
(《寡見》)
講說天道、政事、人倫、情感、禮義諸道理的,沒有比儒學五經更辯博的了,學者欲求至道,固舍此而莫由
在尊經崇孔的同時,揚雄又對包括黃老在內的諸子展開了全面的批評:&ot;莊揚盪而不法,墨晏儉而廢禮,申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