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第1/3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翁孺死而無後,其妻棄家改嫁,揚雄遂盡得林氏方言之書後來揚雄作《囗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就是以林書為依據的
除師事近賢外,揚雄還遠慕前輩鄉賢司馬相如自序說:&ot;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ot;仿照司馬相如,製作大賦又曾奇屈原之文遠過相如,對屈原不遇明君,自沉於江的遭遇深表同情,惺惺惜惺惺,憫其人,&ot;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ot;不過揚雄並不以屈原採取自戕的形式為然,&ot;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ot;將愛國情懷與老莊放達結合起來,這是揚雄的進步之處於是作《反離騷》,自岷山投於江中,以祭屈原此外,他還依傍《離騷》,引申其意,作《廣騷》;依傍屈原《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作《畔牢愁》一則以展示他的惠思匠心,同時也藉以表現自己的愛國熱忱這些賦大致作於而立之年,《廣離騷》有&ot;漢十世之陽朔&ot;,陽朔是成帝年號,自前24至前21年,共四年;十世,自高祖、呂后至成帝為十世,後來雄作《甘泉賦》開篇即說&ot;惟漢十世&ot;,亦是這種用法陽朔年間,正雄30至34歲之時,其時尚在蜀中,茲後揚雄又作有《縣邸銘》《王佴頌》《階闥銘》和《成都城四隅銘》(《文選》李周翰注說還有《綿竹頌》)等辭賦,卻給揚雄斐聲京華帶來了契機這些賦大都是對家鄉山水景物的歌頌漢賦講究&ot;弘麗溫雅&ot;,弘即博大,鋪張揚厲,氣勢磅礴;麗即富有文彩,華美可觀;溫即溫和含蓄,借物託意;雅即典雅,盛陳典故總之即要求做到大氣勢、好文采、深寓意、大學問一篇好賦,往往集作者辭章、才氣、哲思與數典於一體賦其實也是文人才學識德等素質的綜合表演因此許多文人為了一篇好賦,常常搜腸刮肚,冥思苦想,為收集典故和謀篇佈局,耗費十數年功夫張衡寫《二京賦》花了十年,左思作《三都賦》用了一紀(十二年)而揚雄在而立之年便已寫成這樣多賦篇,充分顯示了他的高情與逸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揚雄的才華不久便被當朝天子知道了
二、一賦動天子 京華賦奇文
揚雄《答劉歆書》說:&ot;雄始能草文,先作《縣邸銘》《王佴頌》《階闥銘》
及《成都城四隅銘》,蜀人有楊莊者,為郎,誦之於成帝成帝好之,以為似相如,雄遂以此得見&ot;《文選&iddot;甘泉賦》李周翰注:&ot;揚雄家貧好學,每製作慕相如之文,嘗作《綿竹頌》成帝時直宿郎楊莊誦此文,帝曰:&l;此似相如之文&r;莊曰:
&l;非也,此臣邑人揚子云&r;帝即召見,拜為黃門侍郎&ot;兩處所載,只在賦名和篇數上有分歧,但為楊莊所薦則一致揚雄自序亦謂:&ot;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峙、汾陰、后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ot;&ot;客&ot;即楊莊
但是《漢書&iddot;揚雄傳》班固《贊》卻說:&ot;初,雄年40餘,自蜀來遊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歲餘,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並&ot;《華陽國志》卷10從之似乎揚雄受知成帝,是王音所薦這是不確切的首先,班說揚雄年40餘接受大司馬王音召薦,在時間上有問題揚雄生於甘露元年(前53年),40餘歲即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以後
考《漢書&iddot;成帝紀》和《百官公卿表》,陽朔三年(前22年)九月,王音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其時雄年32;永始二年(前15年)王音卒,其時雄年39都不合&ot;四十餘&ot;之數前人已注意及此,清周壽昌《漢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