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草屋前。
茅草屋位於一處偏僻的山林之中,
四周早已環繞著無數枯黃的落葉和光禿禿的樹木,
天空那一片,不過是它們之中最新加入的一員。
寒風呼嘯而過,捲起幾片枯葉,在空中盤旋。
此時,
茅草屋的門被人推開,
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穿著一件破舊褪色的青灰色長袍,出現在了門口。
他的頭髮早已花白,
臉上佈滿深深的皺紋,
雙目深陷,
目光中透著無盡的憂愁與痛苦。
影片畫面隨之定格,一首緩緩浮現於老者身邊,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詩詞隱去,
大標題橫亙畫面中心,
【華夏曆史十大悲情人物第六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辛棄疾!】
“果然是他,唉……”
“又是宋朝的人啊,不過辛棄疾上榜我是服氣的。”
“大宋不缺人才,更是不缺愛國的能人義士!”
“是皇帝不行,才能造出這麼多的悲情人士吧……”
影片開始直播,蘇治那低沉而又充滿磁性的嗓音自光幕中緩緩傳來,
“有些人看起來只是一個善寫詞作的文人,但內裡卻有著一副武人膽魄。
他還是大宋時期主戰派的元老級人物,曾多次征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奪回我華夏之故土。
他是詩人也是將帥,
是時代的悲哀,
也是宋朝的脊樑,
他就是我們本期盤點影片的主人翁——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
與蘇軾並稱‘蘇辛’,
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出生於金國,籍貫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
他少年時期便開始參與抗金活動並歸順南宋,曾先後擔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
辛棄疾著有《美芹十論》《九議》等軍事著作,提出了系統的戰守策略。
但他的主張因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多次遭到彈劾,最終被罷免官職,退隱山居。
開禧年間(1207年),
辛棄疾被重新啟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
同年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後追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向,以建立功業自許,但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
儘管如此,他始終未曾動搖過恢復中原的信念,
並將滿腔熱情與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與憂慮寄託於詞作之中。
其詞作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兼具沉雄豪邁與細膩柔媚的特點。
辛棄疾的詞題材廣泛,善於用典故入詞,既抒發了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也傾訴了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進行了諸多譴責。
此外,他還創作了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現存詞作六百餘首,收錄於《稼軒長短句》等詞集中。
辛棄疾不僅是南宋傑出的詞人,也是著名的愛國將領。
他的詞作不僅展現了個人的文學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