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執豹,送至建康斬之。”蔡豹有戰敗之失,罪不至死,蔡豹之死,疑與他的流民帥身分以及企圖南來情節有關。流民帥在北方多少有過戰功,在阻滯石勒南下,保護江左*方面起過作用。正因為如此,東晉朝廷更是提防他們,唯恐他們有恃功反噬之心。這正是東晉*非常虛弱,只以門戶利益為重的一種表現。

流民帥少有內輔京師以備宿衛的機會,與東晉*互相猜忌,所以他們也都不願脫離自己的部屬和集團,貿然過江,以為朝廷緩急之用。他們最擔心的是被朝廷奪兵。祖逖過江,其兄納、弟約均居官建康,逖本人也曾被徵為琅邪王軍諮祭酒,但逖仍居京口,不離部眾。王敦首次進逼京都,元帝曾召居蘭陵相的流民帥蘇峻討伐王敦,蘇峻觀望形勢,遲迴不進,也是由於有所顧忌。此當為永昌元年(322年)春間之事,其時郗鑑尚未南來,流民帥與東晉朝廷之間,尚未打通關節。

(3)用流民帥平王敦之亂

郗鑑與明帝密謀討伐王敦,在太寧元年(323年)八月間。翌年七月,王敦所遣王含、錢鳳之兵臨建康,越十五日即有蘇峻、劉遐等流民帥之兵迅援建康,扭轉了局勢,亂事悉平。由蘇峻受詔入援而“遲迴不進”,到蘇峻等火速進衛建康,轉變如此之大,我認為必有郗鑑(可能還有桓彝)折衝於朝廷與流民帥之間所起的作用。但是事密無聞,今天只能在零散史料中鉤稽探賾,以約略窺其梗概。

關於劉遐、蘇峻諸軍入援始末,《晉書》紀傳散載事蹟如下:

《郗鑑傳》:太寧元年郗鑑自合肥還臺,“遂與帝謀滅敦”。傳文既而敘王含、錢鳳攻逼京都,郗鑑固辭衛將軍軍號之事,而不言議召蘇峻、劉遐。

《劉遐傳》:遐於太寧初移屯泗口。王含反,遐與蘇峻俱赴京都,未言有詔見召。

《蘇峻傳》:王敦復反,郗鑑議召峻及劉遐入援。

《王敦傳》:王導自建康遺王含書曰:“得徵北告,劉遐、陶瞻、蘇峻等深懷憂慮,不謀同辭……是以聖主發赫斯之命,具如檄旨。”檄旨指同傳所載明帝討王敦之詔,其中調遣兵將一段提到劉遐、蘇峻,但通篇不及郗鑑。看來“不謀同辭”云云並非真正“不謀”,只是王邃、王導不知或佯作不知郗鑑有密謀於其間,故有此語。

《明帝紀》:太寧二年六月丁卯,廣設軍號,以王導為大都督,溫嶠、卞敦、應詹、郗鑑、庾亮、卞壺等各有軍務職守,其中郗鑑為行衛將軍、都督從駕諸軍事。詔徵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約、兗州刺史劉遐、臨淮太守蘇峻、廣陵太守陶瞻等還衛京師。《明帝紀》于軍事調遣交待清楚,只是無點睛之筆,沒有點出擘劃主要來自郗鑑,以及郗鑑本人固辭軍號之事。

記載此事近於全豹的,是《通鑑》。《通鑑》太寧二年六月丁卯記事,其廣設軍號以及以郗鑑為衛將軍、都督從駕諸軍事,據《明帝紀》;郗鑑固辭衛將軍軍號事,據《都鑑傳》:郗鑑請詔徵蘇峻、劉遐,據《蘇峻傳》;劉遐、蘇峻軍迅速入援,據《劉遐傳》及《蘇峻傳》;於郗鑑所請詔徵蘇、劉以外,還詔徵王邃、陶瞻等人以為襯托,據《明帝紀》。《通鑑》敘事翔實可靠,只是沒有把都鑑請詔徵劉遐、蘇峻之事,及郗鑑與明帝謀滅王敦之事聯絡起來考察。據我看來,前一事正是後一事的具體內容,因為滅王敦之謀首要的問題在於弄清有什麼武力可以使用。郗鑑請明帝詔徵流民帥,有首策之功,所以得以在滅王敦之役中受衛將軍都督從駕諸軍事之命;但是由於他與明帝相處的歷史不長,他又不能不顧王導、庾亮、溫嶠、卞壺諸人而貿然出就衛將軍之職。

郗鑑以流民帥的地位,為晉明帝擘劃用流民帥以滅王敦之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引流民帥入京都,對東晉有危險性,自然為當朝所忌諱。如果不是像都鑑這樣有一定的門戶背景和社會地位、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穿越之飼養教主指南

穿越之飼養教主指南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33萬字
桃花依舊笑春風(全文)

桃花依舊笑春風(全文)

閻王
遊戲 完結 19萬字
主東京殘響熄滅

主東京殘響熄滅

巴喬的中場
遊戲 完結 7萬字
我到哪裡找,像你那麼好(出書版)

我到哪裡找,像你那麼好(出書版)

月寒
遊戲 完結 19萬字
愛上一個人

愛上一個人

套牢
遊戲 完結 9萬字
高宅盛嫁

高宅盛嫁

老山文學
遊戲 完結 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