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1/4頁)
ai重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七律詩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07 回解析》的解析:
(一)《〈三國演義〉第 107 回解析》
三國風雲變幻中,權謀爭鬥顯奇雄。
周易哲理蘊深意,世事無常運不窮。
司馬奪權歸魏政,姜維兵敗憾山空。
卦象陰陽思變易,豪傑命運各不同。
(二)詮釋: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概括了第 107 回的主要情節和周易哲學的融入,體現了其中的風雲變幻、權謀較量,以及周易哲學所揭示的世事無常和變化之道,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感慨。
詩的首聯“三國風雲變幻中,權謀爭鬥顯奇雄”,描繪了《三國演義》中那個充滿風雲變幻和權謀爭鬥的背景,凸顯出英雄豪傑們的不凡氣概。
頷聯“周易哲理蘊深意,世事無常運不窮”,指出周易哲學所蘊含的深刻意義,以及世間事物變化無常的規律,這與第 107 回的情節和主題相呼應。
頸聯“司馬奪權歸魏政,姜維兵敗憾山空”,具體描述了這一回中的關鍵事件,司馬懿奪取政權,姜維兵敗牛頭山,展現出歷史的波瀾壯闊和人物的命運轉折。
尾聯“卦象陰陽思變易,豪傑命運各不同”,強調了卦象中陰陽變化的思想,以及各位豪傑因不同的選擇和命運而走向不同的結局。
整首詩透過七律的形式,將《三國演義》第 107 回與周易哲學相結合,深刻地剖析了其中的情節和內涵,展現了歷史的滄桑與哲理的思考。
(三)三國演義107回回目,經典梗概,主要人物,經典詩句,經典典故,指導思想
回目:《三國演義》第107回的回目是“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經典梗概:
司馬氏奪權:司馬懿得知曹爽同弟曹羲、曹訓、曹彥以及心腹何晏等人,隨魏主曹芳出城謁明帝墓並去畋獵,大喜過望。他迅速行動,令司徒高柔假以節鉞行大將軍事,佔據曹爽營;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佔據曹羲營。接著,司馬懿引舊官入後宮奏郭太后,言曹爽背先帝託孤之恩,奸邪亂國,罪當廢黜。並讓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一同寫表,遣黃門齎出城外,徑至帝前申奏。同時,司馬懿自引大軍據守武庫。
曹爽的猶豫與投降:曹爽得知城中事變後驚慌失措,在眾人建議下依舊猶豫不決。參軍辛敞、司馬魯芝斬關奪門而出,司農桓範勸曹爽請天子幸許都,調外兵以討司馬懿,但曹爽因全家在城中不敢行動。最終,曹爽相信了司馬懿只是削其兵權的說法,交出印綬投降。
司馬氏誅殺曹爽:曹爽回城後,司馬懿用大鎖鎖門,令居民八百人圍守其宅。隨後,司馬懿先將黃門張當捉下獄中問罪,張當供出何晏等五人同謀篡逆。司馬懿將何晏等人用長枷釘了,並以桓範矯詔出城、口稱太傅謀反的罪名,將桓範等皆下獄。最後,司馬懿將曹爽兄弟三人並一干人犯,皆斬於市曹,滅其三族。
後續發展:魏主曹芳封司馬懿為丞相,加九錫,司馬懿固辭不肯受,曹芳不準,令父子三人同領國事。夏侯霸聽聞司馬懿挾天子、殺曹爽後,起兵造反,但不敵郭淮與陳泰,敗後逃至蜀國,投降後主劉禪。姜維趁機伐魏,前隊大敗,姜維支援後繞至牛頭山,欲襲敵後,卻被魏兵識破,半路截住,成對壘之勢。
主要人物:
司馬懿:老謀深算,隱忍多年後抓住機會發動政變,成功奪取曹魏政權,成為曹魏後期的實際掌權者。
曹爽:曹魏宗室,大將軍,起初與司馬懿共同輔政,但後來日益驕縱,胸無大志,在與司馬懿的權力鬥爭中失敗。
辛敞:曹爽手下的參軍,在辛憲英的勸說下,堅守職責,與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