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圓滿念誦一百萬遍祈禱文,閱讀思維一萬遍《直指心性》後,心相續中生起前所未有的大圓滿境界。
然而,如果你認為這輩子只要跟著上師就不發愁了,把一切都心安理得交由上師決定,這樣做可能並不完全正確,你也許只是不想對自己負責罷了。
我們這些人,無始以來上天入地,什麼都見過了,生生世世的煩惱傷心,一轉臉,又忘了,再來,還是渾渾噩噩糾纏不清。釋迦牟尼佛說過:&ldo;吾為汝說解脫道,當知解脫依自己。&rdo;自己不下工夫,總想著上師會像扔石頭一樣把你扔到極樂世界去,上師能力再大、悲心再懇切也無法滿足你這個願望。
當初,米拉日巴尊者在絨頓拉嘉上師處求到大圓滿的灌頂和修行要訣。上師說:&ldo;我此殊勝大圓滿法,晝修晝成佛,夜修夜成佛,具有宿緣者不需修持,僅以聽聞就能解脫,乃極利根、具法緣者所修之法。&rdo;
米拉日巴尊者心想:&ldo;我以前學咒術時,僅僅十四天就出現明顯驗相,學降冰雹術也只用七天就成功了。現在此法比咒術、降冰雹術更容易:晝修晝成佛,夜修夜成佛,具緣者不需修持。我既然已遇到此法,也算具緣之人。&rdo;所以他什麼也不修,整天睡大覺。過了幾天,上師說:&ldo;看來我無法調伏你,你還是去找聖者大譯師馬爾巴羅扎吧。&rdo;
現在交通、通訊發達,想向哪位上師求法,坐上飛機、汽車一會兒就到了上師面前,或者在家裡,足不出戶透過網路、音訊、影片聽上師講法,各種各樣的書籍都比較方便看到,這些都是學法的便利條件。相比之下,以前的修行人為見上師、求正法而歷經的磨難要大得多。
法王如意寶少年時期從家鄉色達步行五百多公里,到石渠江瑪佛學院拜見託嘎如意寶,沿途靠乞食維生,翻山越嶺,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難。之後在上師座下全面聽受顯密教法,小小年紀也能和大人一樣忍受千辛萬苦而絲毫不動搖精進學法的決心。
那時,法王如意寶父母雙亡,沒有人供養他在外求學所需的衣食,他只好常年靠江瑪佛學院定期分配給僧眾的少量酸奶維生。他住的草坯房狹小簡陋,四壁透風。每當秋冬來臨,沒有足夠禦寒的衣服,便在屋裡挖一個大坑,坑裡填滿乾草,每天大半截身子坐進坑裡看書,以此取暖。晚上點酥油燈徹夜用功,累了就靠在坑壁上休息一會兒。
法王常常用全知無垢光尊者依止持明上師革瑪燃匝的故事來鼓勵自己:無垢光尊者在最貧困的時候,曾經靠區區三藏升糌粑粉維持了兩個月的生活。每當下雪,就鑽進一個牛毛口袋裡取暖。這個口袋既作蓋被又當褥墊。
儘管條件如此艱難,尊者仍然堅持不懈在革瑪燃匝上師面前恭聽了諸多法要,被人們稱為&ldo;更欽耶尼雅巴&rdo;‐‐住在牛毛口袋裡的全知者。後來,尊者成為革瑪燃匝上師法統的傳人,凡見到、聽聞、憶念或接觸到尊者的眾生都將獲得菩提果位。
上師的加持無所不在,生活中的一切際遇都是諸佛菩薩的加持。這意味著我們決心直面生活的實況,選擇把順境、逆境都看做修行的途徑。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ldo;上師的加持&rdo;也許恰恰意味著可以不直面生活的實況。你希望有一種方法,有一個人,能帶你超越這瑣碎而低俗的人生,進入一個全然不同的美妙境界。世俗的事務不再讓你感興趣,這究竟是好是壞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