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第2/2頁)
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平地上破壞鐵路呢?
而這個引爆中日歷史大戰前因的事件發生地點,就被無中生有的被誤傳為「柳條溝」了,從此所謂「柳條溝」就這樣成為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起源地,其實原本就是沒有這個地名的。同時關東軍的特務機關,也預備了兩個穿著軍裝的中國人屍體,當成現場被日軍擊斃的人證。
由於爆炸地點,離中國東北軍的主要防衛據點北大營是如此的近,難道不怕受到中國軍隊的發現與阻止嗎?
事實上,這正是關東軍求之不得的事情,因為關東軍認為,只要有爆炸聲響,中國軍隊必然會出營察看(這就是為什麼爆炸地點要選在北大營附近的原因),這樣關東軍理所當然的將鐵路被破壞的責任,推給出來察看的中國軍隊,然後在混亂的黑夜現場,設法安排與製造造中、日軍隊相互射擊的衝突。只要有了槍戰的現場與死傷的記錄,這樣關東軍立刻就能夠以自衛與護路為名,發兵攻佔中國東北南部的所有軍政中心。最後再取得日本軍部的支援,全面奪取中國的東北,建立「滿蒙」,以做為日本未來的日蘇決戰的戰略基地所在。
而出身工兵懂得爆破的河本中尉,被參與石原計劃的關東軍奉天特務機關輔助官花谷正少佐,特別被選為執行這個任務的領導者。河本率領爆破小組的成員出外夜巡,在當時而言,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自從年中以來,整個駐防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部隊,由於萬寶山與中村事件所產生的高度緊繃情勢,早已進入一級備戰的狀態,高密度的實兵實彈軍事演習,幾乎不斷的在持續進行。而河本的上級長官川島正隊長,早已與石原等人互通聲氣,完全知道今天晚上排演的戲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