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鞭為馬的簡約樸素的形式,換了佈景確實耳目一新,然而這在奶奶眼裡卻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她還是以為倒不如維持原來的錦幕好些,這有限的“山石佈景”反而更限制了人的想象空間。之後,她不得不佩服丈夫在藝術上的先覺,起碼她是贊同連樓的看法的。
童童說:“藝術鑑賞課上,歐陽老師也這樣提過,中國戲曲就是以遠離生活之法去表現生活的。這種表現性質註定它將形式美置放於藝術的核心。它的魅力就在於對生活高度的提煉。”
奶奶笑道:“對生活的提煉是對的,其實京劇是很寫意的,這與話劇不同,與現代的電影就更不同了。如《回荊州》裡孫夫人乘車一折,那車子只是兩面杏黃的旗子,旗上畫著車輪,孫夫人立於雙旗中間,手扶旗杆,疾走如飛。步子還須得碎密,小而圓滿,看去宛如人在車中行,那是很美的場面。倘是換上真的車子,哪裡還有藝術可言?”
童童笑了,她理解奶奶的話。
歐陽在課堂上也曾說過,時下觀眾有欣賞誤區,就是其心難靜,多在追求音響刺激。觀眾入劇場,都為看新奇的故事;如今離合悲歡,電視盡有,一夜可得故事無數,何必非要到劇場來?凡入劇場者,多半隻為宣洩而來。然要欣賞京劇,確實先得進入一個特定的審美意境,只有進入這種狀態,才能夠去理解它的內涵。或許這正是現代年輕人難以接受的。京劇的藝術精粹在於表演,而表演的藝術精粹在於技術、技法和技巧。這些高度技藝的東西,只存活在具體的劇目中。
奶奶喃喃地說:“或許是奶奶老了,看法和你們年輕人不一樣。要說呀,我更注重表演技法,那些老劇目一出出都在我腦海裡印著,傳承幾百年了,也不見得每一出都有多麼高的教育意義吧,可那唱腔、那身段真是美呀,如今要想超出是不容易的了,真不知道如今的人是欣賞戲本身的美,還是欣賞戲的內容,倘是看內容那電視、電影還是更直接的多了。呵,你爺爺要是在呀,又不知是咋嚷呢!”
奶奶唸的書不多,隨口說出的都是多年經驗的積累。
奶奶害怕想的是當年京劇改革的一句老話:京劇要形成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成為團結人民; 教育人民; 打擊敵人; 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
這樣的武器,或許也將是纏繞奶奶後半生的痛吧。
六七年《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 提出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團》;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這八個革命樣板戲; 突出地宣傳了光焰無際的毛澤東思想; 突出地歌頌了歷史主人翁工農兵;它貫穿著毛主席的為工農兵服務; 為無產階級服務的革命文藝路線; 體現了‘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洋為中用 ’的正確方針; 做到了‘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成為團結人民; 教育人民; 打擊敵人; 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 因而“為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發展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社論說: “一批文藝界的革命闖將; 一批不出名的‘小人物 ’;攻克了戲劇藝術中稱為‘最頑固的京劇堡壘 ’; 不可逾越的芭蕾‘高峰’和神聖的交響‘純音樂’,在歷史上第一次為京劇、芭蕾舞劇和交響音樂,豎起了八個閃耀著毛澤東思想燦爛光輝的革命樣板戲,為無產階級新文藝的發展,吹響了嘹亮的進軍號!”
一個火樣的年代,然而爺爺連樓的態度卻顯現出異常的冷淡。孟萍無時不為丈夫的頑固而操心。那時的心情孟萍至今記憶猶新,她平日裡都不敢觸動,偶一想起,心裡便是亂糟糟的,隔兩三天都不能安靜下來。
連樓與孟萍離開劇團後,在城外橋頭的小屋安頓下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