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第2/2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連線的大道。歷史上,北非人與地中海盆地周圍其他諸民族的相互影響之所以超過他們與沙漠屏障以南地區諸民族的相互影響。其原因就在於此。因此,本章研究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實際上是一座島嶼,它的北岸是撒哈拉沙漠,而不是地中海。
撒哈拉沙漠決不是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障礙。大沙漠的東面,沿尼羅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蘇德沼澤地。這些沼澤地在歷史上構成了一個可怕的障礙。而未被港灣、海灣和內海破損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非洲大陸難以接近。因此,儘管非洲的面積是歐洲的三倍,但海岸線卻比歐洲的短。缺乏與地中海、波羅的海和黑海相仿的海洋,意味著非洲內地對外部世界來說是比較難以進入的。
沿東、西海岸的100o英里長的沙洲,以及東、西兩岸的巨大的隆起地,也是有力的障礙,它使乘小船登陸十分危險。即使成功地躲過了沙洲和激浪,仍然還有另一個障礙,即滾滾河流由內地高原順著一道道懸崖向低窪沿海傾瀉而下時所形成的急流和瀑布。非洲大陸的外形象一個翻過來的茶托,這在今天能提供巨大的水力發電的潛勢。但在歷史上,沿海岸的瀑布意味著,非洲既沒有象聖勞倫斯河和亞馬孫河那樣的為進入美洲內地提供通道的、水流平緩的河流,也沒有象萊茵河和多瑙河那樣的為進入歐洲內地提供通道的河流。另外,低窪的沿海地區炎熱、潮濕的氣候,以及由這種氣候引起的熱帶病,也擋住了進入非洲的道路。內地高原通常氣候涼爽,益於健康,但沿海地區的氣候卻嚴重影響了要到內地去的人們的健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