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2頁)
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奇文共賞八字牆(2)
9禁誣告以義全善10戒逆逃以免株連11完錢糧以省催科12隆學校以敬名士13聯保甲以滅盜賊14定衡度以公買賣15禁姦淫以肅人倫16絕賭博以淳風俗這&ldo;十六條&rdo;,聽起來原則性很強,比朱元璋的白話《大誥》更讓人難懂些,可是反過 來也為宣講人結合實際加以發揮提供了餘地。起初用四言韻文謳歌說唱,後來許多典故成語 、格言故事,乃至藝術性很強的公案小說都進入了&ldo;聖諭&rdo;宣講的內容。老百姓有管叫說評 書 為&ldo;武案&rdo;、講&ldo;聖諭&rdo;為&ldo;文案&rdo;的。聽&ldo;武案&rdo;要掏錢去茶館買座位,聽&ldo;文案&rdo;則不 但不要掏錢,衙門還會負責搭臺、張燈,維持秩序。郭沫若的《少年時代》裡,就有聽講&ldo; 聖諭&rdo;的回憶。有此免費供應的通俗曲藝上演,八字牆前,還會冷清嗎?&ldo;聖諭&rdo;之外,八字磚牆上還貼有各色各樣的告示。一類是傳達朝廷和上級官府的諭示 ,比如《宋史&iddot;隱逸列傳》載,姜潛任陳留知縣時,正逢王安石變法,頒下了&ldo;青苗令&rdo;。 姜潛 是改革的反對派,不過坐在這個衙門裡,就逃脫不了向民眾傳達改革法令的責任,也只能&ldo; 榜其令於縣門&rdo;。還有一類是本縣長官發布的告示或禁令,如《嚴拿逃兇逸犯示》、《 禁止地 棍騷擾示》、《禁止土妓流娼窩匪示》等等。這類告示都有一定格式,多以縣令名義發布 , 也有縣令和佐屬聯名發布的。例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蘇州府屬嘉定縣衙 門發過一個《嚴 禁腳結黨橫行告示》,最後的署名是‐‐知縣聞在上、縣丞蕭文炳、主簿洪天爵、典史宋 璉。從一把手到四把手的大名都寫上了。為了方便民眾閱讀和理解,衙門前的告示經 常採用韻文或者白話文形式。比如清朝鹹豐三年(1853),上海發生小刀會起 義,貼在上海縣署牆上的告示便是這樣寫的‐‐上海縣正堂示眾志本城,御患第一。現居守望,巡防匪徒。戶出一丁,務各協力。同聲相應,登時齊集。即遇匪徒,何難擒截。既保身家,又衛鄉邑。有備無虞,共期樂業。良法在此,遵行勿忽。此外,因為古代縣衙是行政司法合一體制,又綜理財政文教各務,所以舉凡催徵拖欠賦 稅名單、具秉控告在案准或不準的批示、審結民事刑事訴訟後的判詞,以及縣級科舉考試後 的錄取名單等,也都貼上在八字牆上。因為需要張貼的東西太多,其後,衙署大門前那一堵 正對著大門的照壁,也被派上了公告欄的用場,而且因其處於可供通行的衙前道路上,更方 便大家停足仰觀,故有後來居上的趨勢。換句話講,八字牆及此處的衙前照壁,就是古代社 會一方區域內的官 方新聞發布處,每天都少不了一群人聚在牆壁前看佈告讀判詞,逢上縣考發榜,自然更有一 番熱鬧氣象。《紅樓復夢》第十二回述包勇&ldo;拉著〔牲口〕走到巡司衙門前,只見滿地下都 是 些牛糞,牆上貼著一張告示&rdo;,這滿地牛糞便正是鄉下人牽牛進城,路過衙門觀看告示後留 下的紀念物。光是這些,還不至於到&ldo;奇文共賞八字牆&rdo;的程度吧?別急,僅以判詞而言,在&ldo;三言 &rdo;、&ldo;二拍&rdo;一類言情公案小說中,就有不少妙趣橫生的&ldo;花判&rdo;。比如《醒世恆言&iddot;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裡的這篇判決書,就是一例:弟代姊嫁,姑伴嫂眠。愛女愛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變出意外。移乾柴 近烈火,無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適獲其偶。孫氏子因姊而得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