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琳琅家的韭菜豬肉餃子有多好吃?在市政府宿舍裡,她家敢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
那餃子皮擀得又薄又韌,餃子個頭又大又飽滿,無論是蒸煮燜炸,都好吃到讓人停不下來。就連用來煮餃子的湯,也鮮甜到讓人念念不忘。
宿舍裡的人爭先恐後地要拜她為師,她家都會傾囊相授。可學過的人家,按部就班地包出來,吃著還是很好吃的,可和琳琅家的一比,還是稍遜一籌。
雖然宿舍裡不乏廚藝高超的,也有以前家裡是開餃子館的,他們調的餡味道也很好,吃過琳琅家的餃子,自己琢磨著調餡,那味兒雖說相差無幾,可跟琳琅家比起來,那就是“東施效顰”。
最絕的是,她家包的餃子,無論是韭菜肉餡,還是韭菜雞蛋餡,都能保證,煮熟之後,咬開餃子皮,餃子餡是滑滑的,嫩嫩的,素餡的不會鬆散。還有就是好多人餃子煮熟了,韭菜都發黑,琳琅家的韭菜還是翠綠翠綠的。
其實,宿舍裡會做飯廚藝高的人,那也不老少,可只有琳琅家的餃子,獨得眾人垂涎,獨佔鰲頭。有些心眼多的,瞅準琳琅家要包韭菜豬肉餃子裡,就請琳琅的奶奶季氏,到家裡,怎麼放餡,先後的順序,各種調料的分量,怎麼調餡,事無鉅細,亦步亦趨地調餡,可還是覺得沒有琳琅家的好吃。
有人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有廚藝高超的人說,“或許與人的心態有關,常做飯炒菜的,都曉得,心情愉悅的時候,炒出來的菜,做出來的飯,就好吃。心情不好時做的飯菜,飯難吃,菜也不香。”
最讓宿舍裡的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琳琅奶奶包餃子的餃子皮,可一樣是自己手擀的,可那皮兒擀得又薄又韌,包好的餃子,一個個晶瑩剔透,活脫脫一個個白嫩嫩的小胖子,又似一個個吹彈可破的小美人。
這個廚藝高超的人說,做到這個並不難,老話說得好:“打倒的媳婦,揉倒的面。”
以前她們都不知道什麼是“工匠精神”,自從吃過了琳琅家的餃子,她們算是開眼了,原來這“工匠精神”,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那麼貼切的。無論是做什麼行業,缺的都不是“匠心”,而是“匠人”。
“匠心”和“匠人”,在我們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無處不在,比如:有“匠心”的裁縫,縫出來的衣服,穿著既舒服又得體;有“匠心”的木匠,做出來的木製品,既美觀又耐用;有“匠心”的廚師,烹飪出來的菜餚,既好吃又營養。
無論是吃的、用的、穿的,涉及到衣食住行的,無論是高科技產品,還是傳統手藝,都少不了“匠心”在裡面。
“匠心”是精益求精的態度,是追求卓越的精神。“匠人”是超凡的技藝,是獨步天下的功夫。
頭一鍋餃子煮好了,先盛出一盤,由琳琅給李爺爺送去,琳琅熟門熟路地拿筷子,拿李爺爺的小酒壺,酒杯,然後拿出李爺爺愛喝的二鍋頭,倒上一盅,李爺爺那裡已經剝好了蒜瓣,先趁熱來一個餃子,細嚼慢嚥,韭菜的香,肉餡的軟嫩多汁,餃子皮的筋道……
頭一個餃子吃下去,李爺爺就滿足地眯起眼,那餃子香味,滿口腔裡打轉,回味無窮。接著就著大蒜,一口酒一口餃子,吃得不亦樂乎。
琳琅迫不及待地問:“李爺爺,今天的餃子味道咋樣?”“和以前一樣好吃,怎麼這麼問?哦!爺爺知道了,今天的餡兒是你調的,對不?哈哈,爺爺猜對了,看來你是得了你奶奶的真傳了。”
琳琅聽了,得意洋洋地昂起頭,李爺爺這麼一說,自己調的餡兒確實不錯,可以和奶奶不相上下啦,李爺爺可是最講究實話實說的人。琳琅高高興興地回了家,金奶奶趕緊把筷子遞給琳琅,“剛出鍋的,趁熱吃……”
琳琅先白嘴吃了幾個餃子,然後在蘸著醋,吃了幾個,又蘸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