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4頁)
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撼:很難想象,在離成都如此近的地方,會有無窗的、漏雨的教室,會有在隆冬裡光腳的孩子,會有僅有兩個老師的學校。那次志願者活動,讓我第一次直面了貧困,直面了校門外無奈而真實的世界。細細地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感受,又翻看了在升旗儀式上的講稿,再一次地經歷擠牙膏般的寫作,總算是拿出了第二版。戰戰兢兢地拿給朋友看,得了句表揚——中心思想至少過關了——樂得我屁顛屁顛地請了他頓米線。
此後,這篇mon Application上的文章被修改了十來遍,中途我還心血來潮另起爐灶來了篇(當然,被槍斃了),勞煩英語老師、朋友們、“業內人士”、學長等等提了幾輪意見,一個多月後才最終確定下來。
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我所申請的學校幾乎都要求補充兩到三篇essay,題目各式各樣,從簡短的介紹到長篇大論的paper,無一不要精雕細琢。同時,幾乎每個學校都要求寫出why essay來解釋“為什麼申請我們學校”。有人形容這些why essay彷彿就是給學校寫的情書,儘量要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可情書只是對一個人寫,我的why essay要寫給近十所學校,這無異於同時對十個人說“我愛你”,對我這樣一個毫無寫情書經驗的人來說,要做到篇篇“真情流露”實在很難。為了避免“抄介紹冊”一樣的文章出現,我不得不把學校的網站翻個底朝天,從學校歷史到課程設定到教授簡歷再到圖書館條件,甚至它們食堂的配置、國際學生宿舍都一個不落地看過一遍,讓自己真正“喜歡”上那個學校——至少在我寫essay的那幾個小時裡喜歡上它。慢慢的,在堆積的介紹冊和精美的網頁中,無數溫馨的寢室、寧靜的圖書館、熱鬧的運動場,讓我忍不住地想象自己可能會在那如畫的校園中走過四年,在寢室的閣樓上與人交談,在幽深的書架間搜尋新知,在人頭攢動的運動場上搖旗吶喊。而學生和教授的論文、報告更是把我深深地吸引,讓我不斷猜測課堂上的“百家爭鳴”,或是考察實習時的新奇挑戰。那樣的教育,那樣的生活,正是我深深嚮往的。
英語這個硬傷在我寫essay的過程中不斷造成阻礙,增加了許多修改增刪的麻煩,使得每篇文章都至少在老師、朋友、學長間輪迴了三遍。從頭至尾,這都是個苦差。但它也促成了我在高三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裡反省、思考。
兩手抓的日子(2)
寫essay需要不斷地回憶細節,回憶曾經有過的所有感動、震撼和焦慮。這讓我第一次真切地走進了自己的思想,明白了自己到底是為何而走下去。我向往和合大同,我傾心筆墨絲絃,同時,我也關注著貧窮苦難。一次次地思考它們後,我發現自己真的渴望讓更多人瞭解儒家的天下大同,瞭解中國古典文化裡的自然辨證,也渴望去改變那無奈而現實的社會。它們讓我不停地往高處前進,去找到一個足以發出更大聲音、改變更多人命運的位置。於是,在essay裡,在補充的材料裡,甚至在和招辦主任聯絡的郵件裡,我不斷地介紹著儒家、古箏乃至中國的神話,不斷地說起我所看到的一切貧窮——哪怕它們遠遠不足以代表中國的現狀。我希求他們能夠知道,那裡的優質教育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並非一個道德或理想至上的人,但這些切實的需求構成了我的目標,成為我的動力。
細細翻看完國外學校的資料,我確實被先進的實驗裝置、完美的宿舍、成熟的教育系統所吸引,但這始終沒能成為我走出去的動力。是的,出國去一流學校、畢業找份高薪工作,這條看似穩定的路也許能讓我日後的衣櫃被Armani套裝、LV手袋、Gucci高跟鞋塞滿,但除了欣賞之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