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5頁)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這個。。。。。。這個,姚醫生說得很有道理,關於他的‘聯方’,我在幾年前看過,雖然有失偏頗,但也是不錯的,我認為姚醫生的方法可行。”
姚慎聽他這般一說,這才醒悟過來。難怪這王主任看來眼熟,原來在四年前姚慎“聯方”初成之時,曾寄到徐梧中醫雜誌,卻了無聲息;當時姚慎在徐梧市中醫院進修骨科,因聽說王主任在中醫界宣告頗響,便拿了去讓他過目,王主任看後連說不錯不錯,但當姚慎讓他推薦推薦時,王主任卻含糊其辭,當時姚慎大惑不解,後來聽人說,在醫界有個潛規則,發表一篇論文得三百左右的潤筆費,就相當於過路過橋費一般,但當時的姚慎又哪裡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是滿腔的豪情志氣,怎屑於去鑽營如此小道?自那以後,姚慎一時心冷,再也懶得把“聯方”拿出示人。沒想到一別四年,此刻卻以如此場合見面。
不過王主任說話還算公允,這倒讓姚慎大感意外。當下很客氣的招呼道:“原來是王主任,一時倒沒想起來,還是王主任養生有道,這幾年竟是瘦了些吧?”
王主任打著哈哈道:“託福、託福啊,年輕人不錯,不錯啊。”
姚慎不動聲色的問道:“那王老您看,我這方子還用得用不得?”
王主任眯眼笑道:“當然用得,當然用得。”
姚慎回過頭來對危醫生說道:“這病我以前碰過,如果不出意外,我是指在服用中藥前不出血的話,那她明天大便就會通暢,三天後血小板化驗就會有所上升,當然由她目前的狀況看來,出血的可能不是太大,何況我們還用得有止血藥呢。謝謝你的指教。”
危醫生聽他語氣真誠,神色不似作偽,也不好多說什麼,道:“我也是為了病人好,只要病人沒事情,大家就都好了,是不是?”
一場風波就此結束,大家和和氣氣的收了場,姚慎開的中藥也被送去急揀急煎,只等病人喝了看療效,可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而諸人中最歡喜的莫過於黃記了,老黃與攝影師如實的拍下了辦公室內爭論的場景——既然是中西論戰,那這就是最有賣點的東西!
大林木 路旁土 海中金 爐中火 第二十四章
某某年的中西論戰在一些權威的專家教授看來不過是一場鬧劇,一場鄉里娃子進城來的鬧劇。
比如說“聯方”,現在以傳統的中醫理論來解釋,並無什麼出奇之處,至於兩方連用遞服的方法,據考證,姚慎也不是首創。但在當時,姚慎的橫空出世般殺出的“聯方”以一系列華麗的組合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也許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對醫藥衛生了解的需求增加;也許是以“氣功”之論御方的“聯方”讓人很容易於高來高去神出鬼沒的武俠聯絡在一起,因而對中醫格外的關注;也許是因為中醫本就是我們傳統文化的菁華,人們不過是借者傳媒的炒作,自憐類的奉送一點愛心罷了。但不管怎樣,後來卷席全國大街小巷的一股股中醫熱潮,各大中醫院校的學生乃至臨床的中醫復古、以典籍為重之風的熱潮,全應因此而起。
毋庸置疑,徐梧衛視的策劃是成功的。跟著成功的也有各大小書店的老闆,以往幾乎無人問津的中醫古籍銷量日漲,其中又尤以《衷中參西錄》為最——這讓有眼光而又敢囤物以居奇的老闆著實小賺了幾把。但最為成功的也許應該是黃靖——這位當時還在為明日何去何從、滿帶理想卻又充滿迷茫的少年,因為無意促成了事關中醫興衰的決戰,他似乎從“潮流與弄潮”的關係中把握了玄機,此後一直堅決的跟在姚慎身側,以探訪發掘姚慎的言行私秘為樂事,潛心於網路版《笑熬糨糊》的書寫,其稿件相繼被徐梧都市報、徐梧衛生報、徐梧衛視等媒體採用,後被徐梧都市報聘為特約記者,自此一炮打響,終成徐梧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