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時之間,眾人啞然。
嚴院長更是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可。
他們自然明白,蘇長歌問的是剛才那張完整的白紙此時在何處。
其想表達的意思是白紙雖然被撕碎
但模樣卻存在於眾人心中。
可這話若是說出來。
不就變相等於承認紙在心中,心外無物嗎?
想到這,嚴院長的臉色頓時陰沉下去,出聲怒斥道。
“蘇長歌,你這分明就是在詭辯!”
“朱聖曾曰:性在心外。”
“可你剛才那番言論,違背聖人道理,實乃謬論,用詭辯矇蔽天理也!”
聲音響起。
朱聖門徒紛紛點頭應和。
拋開事實不談。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肯定是錯的。
畢竟聖人之言乃是天理。
亙古不變,萬世不移。
我們沒辦法證明你是對的,但我們可以證明聖人的話絕對是對的。
你違背聖人之言,不是詭辯是什麼?
“這就開始不講道理了?”
看到這一幕,蘇長歌覺得這群朱聖門徒實在是迂腐頑固。
不合他們聖人的道理就是詭辯?
就是矇蔽天理?
那他們心中這天理可真夠小的。
不過朱聖門徒,倒也正常。
自禮聖開始制定禮法,再到董聖的天人感應,以及朱聖的天理學說。
他們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用禮法來約束人心,讓人人都成為守禮的道德君子,建立一個以道德為法條的社會秩序。
而朱聖的這套天理學說。
徹底將儒家,轉變成為儒教、禮教。
禮法成為道德的固有教條。
然而,不能說禮聖、董聖、朱聖有錯。
禮聖所處的時代天下大亂,董聖所處的時代王朝需要禮法維持統治,朱聖所處的時代王朝統治不穩,時局動盪。
所以,他們只能用教條這種笨方法來約束人心。
而蘇長歌想做的。
不是一上來就推翻禮法和現有道德,而是解放人心的自由。
禮法還是那個禮法。
但它不再是絕對正確的天理。
而是要由人的主觀意識去做判斷,它在不同情況下的好壞善惡。
隨即,蘇長歌也懶得理會嚴院長的呵斥,繼續出聲道。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若萬事萬物未曾見過,未曾聽過,此物與吾心同寂。”
“若是見過,聽過,此物,推己及萬物都在吾心中,由此可知萬事萬物皆存於心中,吾心即是宇宙,吾心即是天理。”
蘇長歌開口,語氣平淡。
但落在眾人耳中,卻如天雷炸響,振聾發聵,直接怔在原地。
細細一想。
凡是他們所知道的,有意義的東西,皆是見過、聽過、碰過的東西。
而那些未曾見過,未曾聽過的事物。
比方說剛才那張白紙。
蘇長歌未拿出前,他們怎知此物的存在?此物意義更與他們無關。
而在見過以後,即便被撕毀,其意義、模樣卻依舊存在心中,由此可見,萬事萬物不在心外,皆存於心之內也。
一時之間,眾人陷入到沉思當中。
就連朱聖學派中有些人。
此刻都不禁開始懷疑起自家聖人的話是否正確。
“好一個心外無物。”
“此子竟有如此之才。”
孔興儒喃喃自語,覺得蘇長歌這番道理看似荒謬,卻又難以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