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些沒有被分配到土地或者說耕作任務的人,自然會有其他的事務需要他去完成。
至於那些沒有勞作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則只需要安心養老,好好學習即可。
對華族來說,老人和孩子能做好這些也是大功一件的。
總之,就是一切的分工都必須保證“各盡其能,按需分配”的原則,可以得到不打折扣的貫徹。
而每一戶的組成,則是在自願基礎上的,儘量的去做到男女搭配。那些實在無法保證的,確實就要各憑本事了。
愛的自由,是人該享有的最高權利。對所愛的爭取過程,則是促使人類進步的階梯。
只要與華族的生存發展不違背的行為,皆是合理。
只要對集體利益造成損害的行為,皆需制止。
所謂公堂、公審,主要就是處理這些有損集體的事情的。
雖然實現這個法理上的夢想,需要每名公民具有極高的道德素養。
但跡天涯相信,只要肯從頭抓起,一切皆有可能。
管理是一個緩慢且持久的事情,一如天道永動,片刻不歇。
沒有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的管理,只有常抓不懈的貫徹執行。
宇宙萬物發展的最終結果,都是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
所謂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的對抗熵增。
死是必然的結果,活著就是要盡情折騰。
易之道只是講究規律,但不信永恆。
經之理只是講一切現象的相似之處,但不是在闡述一個簡單的迴圈。
學《易》者,必須要知道的真理,是“日新月異”。要知道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要與時俱進。
預測,是一個科學推論的過程,是要從當下找規律,而不是從過去尋軌跡。
“過去”只教給你可以參考的方法,“現在”給你的才是可以具體實施的辦法。
所以學習書本只是一個過程,學會書本的內容之後將能夠書本丟掉,才是昇華。
華歷三年五月,立夏。
雖然飛石等人是“奉命”自由活動,但考慮到可能會出現的不必要的風險,他們只是將活動的範圍限制在了伏牛山以北邊一側。
畢竟進取的前提,是保證後顧無憂。
正是這次探尋,使得飛石有機會代表華族,第一次登上了嵩山。
之所以要在眾多山脈中,將嵩山單獨提出來,作為一講。倒不是說本就遊弋于山脈附近,見多了各種山峰,並以山中資源為生的華族,對此山有什麼特別的感情。
而是嵩山所處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那就是“突兀”。
看過中國山川地理地形圖的朋友都能發現,嵩山所處的位置,其南、北、西三個方向皆是山谷,向東望去就是廣袤的華北平原,視野極其開闊。
這座有著三十六億年曆史的,有著“萬山之祖”之稱的獨特山系,雖然其海拔不過一千五百米左右,卻在周圍“弟弟”的襯托中,顯得特別的獨樹一幟。
因此,它帶給華族的視覺衝擊,從嵩山的“嵩”字上便可見端倪。
從海拔上講,比嵩山高的山,簡直多到無法數清。
但從名字上講,唯有嵩山被以“高山”冠之。
當飛石登上此山舉目四望的瞬間,便決定要在這裡建立一座觀察分站了。
此時,飛書馴養信鴿的嘗試,已經初見成效。作為伏牛山系分支的嵩山,便是人類第一次完成飛鴿傳書的地方。
這也很正常,第一次實驗式“傳書”,一定是發生在主站與分站之間的。
後來,當三斧的觀星學院從文明之光學院中獨立出來,在那個小小“拋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