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港沉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三:師或輿尸,兇。
戰爭中,有時用大車裝運屍體,兇險。
君王如果不中不正,不能合眾力,振軍心,部隊猶如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就容易打敗仗。楚國就是因為君王昏庸,群臣相妒,導致軍民離心,最終敗落。
經過歷代耕耘不休,楚國崛起成為中南地區的強大諸侯國,地大物博,代有名臣,本有足夠的實力和秦國掰一掰腕子。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楚國王族的直系後代,丹陽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公元前317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屈原開始擔任楚懷王左徒,主要負責變法改革。他提出“內修弊政、外聯齊國”的美政思想,並制訂出臺各項法令,毫無意外地動了楚國王族和貴族的乳酪,因此不被所容。
有人向楚懷王構陷屈原,楚懷王不能明辨是非,他聽信讒言,疏遠了屈原,罷黜了他的左徒之官,轉任三閭大夫。屈原不能自證清白,憂愁苦悶之下寫出了《離騷》。公元前304年,楚國與秦國建立友好邦交,與屈原的謀劃背道而馳。屈原力諫無果,觸怒了楚懷王,再加上奸人陷害,被流放到漢北(今河南南陽)。
公元前299年,楚懷王被秦國使計扣留,劫往咸陽,要挾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寧死不允,一年之後病死在秦國。楚頃襄王繼位,因不肯割讓土地,秦國發兵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奪十六城。屈原勸諫楚頃襄王要遠離小人,勵精圖治,為楚懷王報仇。楚頃襄王卻聽信讒言,再次把屈原革職放逐到了湘南。
公元前278年,楚國國都郢被秦軍攻破。屈原見山河破碎,懷石投汨羅江而死。國家不幸詩家幸,屈原在流放期間自鑄偉詞開創了楚辭文體,和《詩經》一起成為中國詩歌的兩大源頭。他先後創作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詩歌,抒發心中的痛苦、憤怒、悲怨和孤獨,由此形成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為後世中國文學提供了無窮養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影響著後世。屈原死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被定為端午節,專門用來紀念屈原。時至今日,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各地紛紛賽龍舟。
君王不正,國家會滅亡,而主帥不正,軍隊會打敗仗。
公元前262年,秦軍進攻韓國,趙國大將廉頗奉命率軍援救,與秦軍會戰於長平。廉頗,嬴姓,廉氏,名頗,往前追溯五百年,他和秦王嬴政有親戚關係。他深知秦軍勢力強大,不能正面硬剛,於是修築軍事堡壘,堅壁清野,準備和秦軍打持久戰。這個策略無疑是正確的。
秦昭襄王久攻不下,無奈向丞相範睢問計。範睢使了一招反間計,讓趙國人相信秦國最害怕的是青年將領趙括,趙孝成王中計,認為廉頗怯戰,於是強行調離了廉頗,並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阻,起用趙括為將。
趙括是名將趙奢的兒子,他自幼酷愛兵法,談起用兵之道來口若懸河,誇誇其談,但其實只是紙上談兵之輩,並不真正善於領兵打仗。他上任後,果然改變了廉頗的堅守防禦策略,力主轉守為攻。
公元前260年8月,趙括輕率出兵,結果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被秦國名將白起誘敵深入後,整整圍困了四十六天。趙軍多次突圍無果,最後糧盡援絕,不得已用人肉充飢。趙括在突圍時中箭身亡,數十萬趙軍投降秦國,被全部坑殺。長平之戰中,趙軍陣亡達四十五萬人之多,國力從此大不如前。
六四:師左次,無咎。
軍隊駐紮在左邊,沒有危險。
一個國家要建立完備的軍防體系,設立治安機構,抗外辱,治內亂,使國家穩定發展。部隊在對外作戰時適時後撤固守,這沒什麼可怪罪的。領軍出征要注意儲存有生力量,不能計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