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港沉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師卦六爻也講述了戰國時代群雄逐鹿直至天下一統的歷史故事。
初六:師出以律。否藏,兇。
出師前要嚴明紀律,否則包藏兇險,必打敗仗。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如果不使用圓規和曲尺,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和公輸般那樣高超的技藝,也畫不好方形和圓形;如果不使用六律,即使像萇弘和師曠那樣高明的樂師,也校正不了五音。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定要有嚴明的紀律,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定要有科學的制度。
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一度遠遠落後於中原各諸侯國,在戰國前期還被魏國苦苦壓制。秦孝公即位後,為鞏固秦國的統治,起用衛國人商鞅為左庶長實施變法。
商鞅(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因為秦王將商地十五邑封給了他,故又被稱為商鞅。公元前350年,商鞅開始在秦國進行大規模的變革。他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土地不再國有,而是歸地主和自耕農所有;他大力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制定“二十級軍功爵位”制。透過一系列改革,秦國國力持續上升,為後來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
秦國改革發展的同時,其他諸侯國也沒有歇著。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為壯大趙國實力,倡導胡服騎射,藉此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
而自齊威王以後,老牌霸主齊國卻漸漸沉淪。齊湣王不修法度,在國內忙著爭權奪利,對國外也是驕橫霸道。齊湣王(卒於公元前284年),媯姓,田氏,名地。他即位之後窮兵黷武,先是在垂沙之戰打敗楚國,卻接著在函谷關之戰中敗於秦國。他吞併宋國之後,自稱東帝。此後繼續南征楚國,西侵三晉,還打算吞併周王室而稱天子。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公元前284年,趙、魏、秦、韓、燕五國成立聯軍,由燕國大將樂毅出任上將軍,率軍進攻齊國。齊湣王被趕出了齊都臨淄,齊國疆土分裂,實力被大大削弱。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身在軍中,中正吉祥,沒有災殃,君王三次下令嘉獎。
軍隊主帥剛毅中正,在軍中整飭軍紀,體恤士兵,就能振奮士氣,凝聚軍心,進而取得彪炳戰績,得到君王的封賞。魏國名將吳起(卒於公元前381年),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將。
西周開國元勳、齊國第一位君主姜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軍事家,稱得上是兵家鼻祖,但他的身份與張良、諸葛亮差不多,可稱為相或軍師。他被分封到齊國後,更是應該被稱為君,領軍打仗只是他的兼職。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人稱姜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唐宋以前,武廟主祭的武聖不是關羽關雲長,而是姜子牙。大名鼎鼎的孫武、吳起、韓信、諸葛亮和李靖只以武廟十哲的身份配享,而此時的關羽還是武廟六十四將之一。到明萬曆年間,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橫空出世,姜子牙由人變成了神。關羽才正式取代姜子牙,成為武廟主祭的新武聖。
姜子牙的人生不是一帆風順。他空有滿腹韜略,卻直到七十歲還一事無成,每天被老婆追著罵沒用的糟老頭子。他在家裡待不住,只好拿著沒有魚餌的釣竿,每天垂釣於渭水之濱(今陝西寶雞市)。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七十二歲那一年,他終於釣到了求賢若渴的西伯侯姬昌。姬昌與他一番言談之後,發現這是當世奇才,於是邀請他坐車同歸都城,一起開啟了興周滅商的歷史征程。司馬遷評價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周文王和姜太公悄悄商議如何推翻商紂政權,其中策劃了許多用兵的奇計權謀,所以後人討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陰謀權術時,都以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