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百年徵韓(五) (第1/2頁)
仙人草豆腐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75章 百年徵韓(五)
五年後
陽朔三年
伯濟城
“殺!”
伯濟帶路黨將城門開啟,二十個王家親兵帶著數百個狩獵隊成員殺入城內。
“屠城三日不封刀!”
馬韓太守王倇冷漠道,她上任馬韓太守時,伯濟國已經被自己的父親王逢邦折騰得半死不活,不過是躲在城池內苟延殘喘。
經過她七八年的經營,培養了許多伯濟帶路黨,對伯濟國進行輿論戰爭。
“伯濟國民生疾苦,仁川城富饒安康,這都是因為仁川城公正愛民,伯濟天君昏庸無道!”
在宣傳中,馬韓太守王倇將仁川城的富饒原因歸結為仁川城公正愛民,將伯濟國的民生疾苦的原因歸結為伯濟天君的昏庸無道,絲毫不提仁川城瘋狂吸血馬韓人財富,也不提伯濟人被仁川城吸血這個事實。
伯濟人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日子越來越難過,他們只能看到表面現象,這個表面現象就是仁川城很富裕,伯濟城很窮困,所以他們便認可了馬韓太守王倇的宣傳。
這個時候,伯濟城如果想要反擊,靠輿論是沒用的,因為仁川城比伯濟城富饒安康,這是鐵的事實,你再怎麼輿論反擊也沒辦法改變這個事實。
伯濟城有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直接透過戰爭劫掠仁川城的財富,用戰爭來來讓自己的百姓明白,原來富饒靠的不是公正愛民,而是武德、是劫掠。
但很可惜,伯濟城打不過仁川城,所以他只能默默地被仁川城的輿論攻擊隨意肆虐。
這幾年時間裡,伯濟人越來越厭惡自己的天君,覺得他是個昏庸無道的廢物。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伯濟貴族在絕望之際,居然開始對富饒安康的仁川城心生仰慕,他們主動為仁川城編撰了許多故事,來證明伯濟人有民族劣根性,從而就能解釋得通伯濟人為什麼會窮困。
這些故事裡,有馬韓太守王倇的“落櫻神斧”。
故事裡,馬韓太守王倇小時候很調皮,把後院的一棵櫻花樹給砍倒了,但是王倇非常誠實地向自己父親王逢邦承認了砍樹這件事,父親王逢邦很開心地說:孩子,我為你的誠實感到高興,我們王家世世代代都要做這樣誠實的、仁義的、道德高尚的、老實人家族。
透過這個故事,伯濟貴族們向伯濟人宣揚,伯濟人都是不誠實的、道德低劣的、有劣根性的民族,而仁川人都是品德高尚的、文明禮儀的、仁義富饒的。
許多伯濟貴族也早早地偷偷聯絡上了仁川城,耗費重金在仁川城購買房產,並把一家老小遷徙到仁川城。
一些底層伯濟人,也依靠這詆譭自己的故鄉伯濟國,從而獲得遷徙仁川城的名額。
還有另一個故事,就是“孩童賽跑”。
故事裡,仁川城的孩童一天能跑一千里,而伯濟城的孩子一天只能跑十里,無論是學識還是體能,伯濟人都遠不如仁川人,透過這個故事證明,伯濟人就是低等民族,註定要被時代拋棄。
無數伯濟人日日夜夜期盼著仁川城派兵攻打伯濟城,詛咒著伯濟天君趕緊去死。
終於,今天!
伯濟人等來了他們的王師——仁川人!
“殺!”
仁川人在伯濟城內肆意殺戮,無論男女老少全部誅滅!
仁義?道德?
笑話!
那不過是給底層人宣傳時用的安慰劑、心靈雞湯,真正的富饒首先得依靠武德屬性,然後再慢慢充實其它諸如道德之類的屬性。
大周能攻滅殷商,靠的可不是什麼仁義道德,那是赤裸裸的武德,是殺戮與征服。
姬周的每一個封國都是安插在殷商人和土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