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予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寒風呼呼,濃霧籠罩著大地。
由於剛下過一場雨,位於蓋州的總兵府外的街道還沒幹。
而且街上沒有一個行人。
不是因為不適合出門,而是這條街道的兩頭被親衛軍封了。
總兵府裡也沒有奴僕和丫鬟,都暫時被派到別處待著。
議事廳暖洋洋的,好幾盆炭火。正門敞開著,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兩側站著楊承應的親兵,吳三桂、沈志祥、鄭芝龍、胡有升和祖家子弟等。
唯一比較尷尬的,還是巴哈納。
作為一名覺羅氏子孫,卻穿著明軍的鎧甲,與其他親兵一道佇立在議事廳兩側。
如此高規格的待遇,自然是為了一件不尋常的事。
此事有多麼不尋常呢?
連開設醫學堂的張景嶽都參加了。
耿仲裕等更是從旅順港趕來,參加會議。
“諸位,由於寧錦之戰的關係,我軍自去年準備,到今年二月結束,差不多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作為金州鎮的執牛耳者,楊承應率先給會議定調:“今年又是一個難熬的年,但各項工作有序展開,你們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或者是要求都可以提出來。”
與軍事會議不同,“暢所欲言”是這類會議的原則。
“大帥!”話音剛落,耿仲裕就站起身來,“屬下有話要說。”
“你坐下說。”楊承應伸出右手,掌心向下揮動。
“是,大帥。”
耿仲裕坐下後,直言道:“屬下以為應該規範港口貿易,確定一個收稅的機構,不能多收,甚至不收的情況。”
現代稅收是以大量專業的,有一整套規範的群體構成,而不簡單的是讀書就行。
很顯然,以現在的情況達不到這個標準。
但是統一收關稅的機構,的確非常有必要。
“大帥,商船按要求收稅,但是哪些東西收稅,哪些不收稅還沒有定例,這不利於金州鎮的發展,也影響生意。”
耿仲明說完,范文程接過話茬。
周文鬱也說道:“以前像蟒緞這些物品,都是運往李朝和倭國。但自從金州鎮有百萬之眾,很多富商也需要蟒緞,這該如何收稅呢?”
“不僅如此,很多已經在金州鎮落戶的富商,他們利用普通商船夾帶蟒緞,是屢禁不止。”
提起這件事,耿仲明頭疼不已。
他不得不佩服大帥先見之明,自從成立了市舶司,光被他抓住的給富商開方便之門的就不少,抓了一批又一批。
原因無他,商人給的錢比楊承應給的多很多。
范文程說道:“我這裡日常事務太繁重,各地報上來的事情又多又雜,已經到了堆積如山的地步。”
說著說著,就從收稅一下子上升到整個行政階層。
這時候,金州鎮作為大明實土衛所的弊端就出來了,那就是沒有成熟的官僚階層。
地方上沒有縣,只有帶有軍屯性質的鎮。人口一多起來,生活安穩下來,各種事情像冒泡一樣咕咚咕咚都冒出來了。
甚至,私底下出現了買賣土地的情況。
有些人賣了土地,跑去做生意。
想要治理好,就得分割槽域建立新的行政體系。
“你們的擔心我明白,問題是我現在身處於風口浪尖,朝中無數雙眼睛盯著,稍有舉動,就會引起彈劾,還要被公主問詢,我招架不住。”
楊承應說出了心裡話。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還真沒有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寧完我捋須笑道:“這有什麼問題,只需要稍微運作一下,就可以辦到。”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