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豬頭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著朱元璋的闢阿奉文,眾人只感覺渾身冷汗淋淋。
這是在指著鼻子罵自己啊。
皇上在此文中感嘆朝中無人,那站在這裡的眾人又算是什麼呢?
看樣子朱元璋是對眾臣尸位素食的表現徹底不滿,也想和唐太宗一樣,需要一個向魏徵那樣的人物。
文中更是不留情面的直接指出,當朝的文人不如唐朝的婦人。
唐朝的宮女都敢在皇帝面前說實話,而當今的文人只會唯唯諾諾,阿諛奉承,沒有一點文人的風骨。
今日的儒家甚至不如唐朝的女人。
可是眾文臣也是有苦說不出啊,魏徵之所以名留青史,敢直言勸諫,那是因為他遇到的是唐太宗啊。
如果面對的是朱元璋,你看看魏徵還有沒有命直言相諫,更別說名留青史了。
誰不想做個正臣,可是也要看自己面對的是誰。
如果連命都保不住,那虛名又有何用?
茹太素的前車之鑑,眾人可都看在眼裡。
只是因為奏章上的字太多,就捱了一頓板子,差點沒了老命。
眾人從那以後,寫奏疏全都是簡潔明瞭,深怕皇帝看不懂。
如今哪裡還敢有人沒事找事,直言勸諫呢?
可是這些話,卻不能對朱元璋說。
畢竟皇上是天子,不會有錯的,犯錯的只能是他們這些臣子。
伴君如伴虎,就是這個道理。
眾官全部跪在地上,俯首叩頭道;
“臣等有罪,請聖上責罰!”
雖然朱元璋不滿這些文人,可是大明朝廷卻離不開他們。
法不責眾!
朱元璋冷哼一聲。
眾人把頭埋的更深了,不知道這高高舉起的大刀究竟會落在誰的身上。
一個個內心忐忑,惶恐不安。
“都起來吧!”
聞聽此言,眾人長舒了一口氣,看樣子,今日之事就算過去了。
以後還得更加小心行事才行。
皇帝的不滿,眾人可都是看在心裡。
今日沒法發作,只是因為人太多,皇上不知道究竟如何處罰好。
如果他日自己一不小心觸犯了龍顏,恐怕朱元璋還會拿此事說事。
群臣起身,一個個噤若寒蟬,偌大的一個奉天殿,此事針落可聞。
“咱今日所說,就相當於給天下文人提個醒,別一天只顧著之乎者也,莫要忘記了那文人的風骨。如果日後還是如此,咱定不相饒。”
目帶殺氣的朱元璋,冷冷的道。
眾文官只感覺渾身冷颼颼的,每個人的頭頂上都彷彿有一把大刀,懸而未落。
“臣等遵旨,必將痛改前非。”
眾人再拜。
“哼!”
又是一聲冷哼傳來。
朱元璋知道已經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了,再多說無益,於是吩咐道;
“爾等回去好好看看咱的闢阿奉文,今日的早朝就到這裡吧。”
說完,有司禮太監,上前喊道;
“退朝!”
朱元璋率先走了出去,朱標緊隨其後。
眾文官此時都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暗呼僥倖。
只見胡惟庸開口道;
“諸位今日可都聽見了?莫在做那一味奉承之事了。恐怕聖上已經厭倦了。”
“諸位大人當拿出文人的風骨來,多做勸諫。
這樣,聖上才會對我等文臣刮目相看。”
“胡丞相說的是,我等知道該怎麼做了。”
汪廣洋站立在一側,看著胡惟庸出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