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尾的九尾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這都是光學望遠鏡看不到的東西。
除此之外,光學望遠鏡受天氣的影響較重,陰天,霧霾,光汙染這些都會導致光學望遠鏡失去靈敏度。
而射電望遠鏡不會,它觀測的波長主要為30m—1mm,這個波長的電磁波不會被天氣所影響。
所以射電望遠鏡可以透過雲層,不受氣象條件的影響,白天夜晚都可以觀測,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加之觀測的輻射波波長長,不受星際和星系塵埃雲的阻擋,因而大大擴充套件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觀測範圍。
這些都是射電望遠鏡的優勢。
但相對而言,射電望遠鏡也是有弱點的,首先是它的成像是透過計算機處理過的,看到的不是天體的真實面目。
其次,射電望遠鏡的精度其實是遠不如光學望遠鏡的。
不要看它的名字起的很高大上,但實際上精度其實要比傳統的光學望遠鏡低不少。
一架直徑10厘米的光學望遠鏡的分辨本領能達到1.4點左右,它能看清月球表面上2千米的細節。
而全世界最大的可動射電望遠鏡,是日耳曼國的100米直徑的可動射電望遠鏡,但它的分辨本領只有33點。
這個數字還比不上人眼的30點。
也就是說,人眼看月亮比它看月亮更加清晰。
不過射電望遠鏡可以聯機運作,也就是兩架或者多架射電望遠鏡接收同一天體的無線電波,多束波進行干涉,其等效解析度最高可以等同於一架口徑相當於兩地之間距離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這是一個巨大的優點,是光學望遠鏡無法做到的。
但精度上來說,它比不過的光學望遠鏡是事實。
所以一般來說,射電望遠鏡和光學望遠鏡都是互補的,兩者可以同時針對一個目標進行觀察,進而資料互補,得到更全面的資訊。
他這次收集參宿四的資訊,採用的就是這個方式。
利用學校和滇南的光學望遠鏡做光學觀測,再利用清海的射電望遠鏡陣列做補足,以此獲得全面的資料。
.......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第六天的清晨,陣列式的射電望遠鏡停止了工作,收集到的資料被送往計算中心進行處理,這大概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
對於徐川和南大的幾位師兄來說,這一段時間無疑是很難熬的。
射電望遠鏡在過去四十八個小時內收集到的資料至關重要,一方面是全面的資料可以用來更加精準的精算出引數四的直徑、質量、體積等各種資訊。
以此來確定xuweylberry計算方程是否有能力對遙遠宇宙中的星辰進行精準的計算。
這對於天文界來說意義重大。
如果能獲取到遙遠星辰更精確的數值,人們能依據它來推斷出更多的資訊。
比如恆星正處於生命的哪一階段,是否足夠穩定,周邊是否有其他適於生存的星球,是否有其他的智慧種族等等。
此外,它對於基礎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研究也有不小的影響。
科學進步需要做大量的實驗來驗證假說。在當今時代,很多理論高能,高磁場等極端條件下的實驗才能夠驗證。
所以歐洲會建造巨大的粒子加速器lhc,但即使如此,依然很多問題無法在地球實驗室完成。
而宇宙中很多天體物理現象,如脈衝星,超新星爆發,類星體吸積,自然的提供了極高能情況下的物理過程。
觀測這些天文現象,可以幫助人們檢驗理論。
無論是相對論、亦或者是量子理論,都有著大量需要天文現象才能論證的觀點。
只不過這些東西對於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