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尾的九尾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目前的理論,一顆行星的質量上限大約在木星質量的13倍左右。
行星的質量一旦超越了這個數值,那麼其重量就足以引發氘核聚變,從而成為一顆小質量的褐矮星,脫離行星的範疇。
而木星的質量,差不多隻有太陽的千分之一。
也就是說,一顆行星的最大質量頂多能達到太陽的百分之一左右,再高就會聚變演變成次恆星。
徐川說計算出來的質量有誤差,那按照參宿四的質量計算誤差來估算,目前天文界計算出來的參宿四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1.6倍16.6倍,稍微放寬鬆一點條件,質量保持在1020倍太陽質量之間。
這個質量間的數字都是透過傳統的方法觀測計算出來的,雖然並不精準,但用作參考沒有任何問題。
而透過xuweylberry質量計算方程計算出來的參宿四質量23.871911123m⊙,按照最大的偏差幅度進行計算,也就是23.87比10,質量偏差幅度比在2.3,接近2.4。
而伴星的質量透過公式計算出來是2.7個太陽質量,這樣即便是按照最大的偏差幅度比來算,這顆伴星的質量也有一個太陽多。
所以只要確定這顆伴星真實存在,那麼按照計算資料,它必定會是一顆恆星。
參宿四的氫包層內擁有一個伴生恆星,這在天文學界中向來都只是個推測,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
但今天這個匪夷所思的推測大機率要成真了。
更關鍵的是,參宿四和它的伴星的直徑與質量都被計算了出來,讓劉軒萬分感嘆。
天文界的變革可能要來了啊。
如果真能證實這位小師弟的計算方程能精準的計算恆星的質量,那麼萬有引力定律、質光關係法、開普勒第三行星運動定律、引力紅移法這些計算恆星質量的方法基本都會被淘汰掉。
對於天文界來說,這可是在底層的計算方法上動刀子,到時會引起多大的轟動他也不知道。
.........
在滇南完成參宿四的質量計算後,徐川並沒有離去,他準備跟隨天文系的幾位師兄一起去清海那邊。
一方面是資料出來後可以直接進行驗算。
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和清海天文觀測站的天文學專家們聊一聊有關參宿四的問題。
他的科研直覺告訴他,第一組觀測資料之所以會計算出兩組是偏差極大的資料的原因,大概就在參宿四有一顆伴星上面了。
如果參宿四的氫包層內真的存在一顆質量比太陽還要大的恆星的話,會對它有什麼影響這些是必須要弄清楚的事情。
畢竟參宿四已經走到了晚年,在未來隨時有可能超新星爆發。
而伴星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會不會影響到它的磁極什麼的,這些都很關鍵。
因為從宇宙的尺度上來說,參宿四距離地球實在太近了。
六百多光年,在人類看來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但如果磁極改變,爆發的加馬射線暴對準了太陽系,那可就……
.......
清海,清海天文觀測站。
徐川站在觀測站樓頂眺望著遠方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哪裡有一個射電望遠鏡陣列正在工作,正在收集遙遠在六百四十光年之外的參宿四的資訊。
再有一天的時間,他需要的資料就能收集完成了。
和傳統光學望遠鏡不同,射電望遠鏡接收的是無線電波,可以捕捉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光,而光學望遠鏡只能捕捉到可見光。
因此射電望遠鏡可以看到比光學望遠鏡波長短很多倍的光,也能看到光學望遠鏡看不到的一些細節。
比如恆星的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