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第2/2頁)
吃青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深秋的一天。陝西關中渭北一帶駐紮了一支軍隊。一個年近40的中年男子,不慌不忙地穿過重重警衛,走向軍營的轅門:&ldo;我叫房玄齡,字喬,前來求見你們的統帥、二公子李世民,煩請你代為轉達。&rdo;
聽說有人要見自己,李世民匆匆穿過軍營,走到轅門口,只看見一雙細長的鳳眼,湛然有神,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自己。那一年,李世民十九歲。
兩人不見則已,&ldo;一見如舊&rdo;,相見恨晚。
貞觀年間,兼修國史的宰相房玄齡,就是這樣描述君臣之間的第一次碰面。
此後,李世民每次出征,陣中總能見到房玄齡的身影。他的每一次重大決策,都離不開房玄齡的縝密籌劃和精心部署。
雖然好的謀臣不一定是治國的良相,但房玄齡卻早早地展示出了他作為宰相候選人的絕佳素質。
那時候,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每當戰鬥勝利,這些梟雄和他們的手下們最愛幹的事兒就是到處去搜尋奇珍異寶,抓緊時間發戰爭財。
可房玄齡是個例外。他只專注於做兩件事:一是抓緊時間考查剛剛加入本方的棄暗投明者,把他們中能力出類拔萃者送到李世民的麾下效力;二是積極主動地以老大李世民的名義與各位將領搞好關係,以至於各將領都願意為李世民&ldo;效死力&rdo;。
在房玄齡之前,做過上述行為的我只知道有蕭何一個,而且蕭何主要做的是第一條,第二條很鮮有見到。
因此,對李世民來說,這樣的手下不當宰相,真是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說起房玄齡,還有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