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儒認可了萬年公主,賈詡頓覺如釋重負。
就宛如原本孤軍作戰,孤立無援,突然多了股信任的援軍的那種感覺。
賈詡常在軍旅,他原本的賽道是軍事,是純粹的軍師。
李儒則不同,他是謀士,並長期跟隨董卓,執掌內務和情報,手下的眼線遍佈朝野。
如果說以前賈詡做事高瞻遠矚,擅長戰略。
但在宮廷爭鬥中,卻像個瞎子。
賈詡可以防大局,但不一定可以防住小人。
如今,有了李儒的幫助,賈詡宛如帶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朝廷的一草一木都瞭如指掌。
這世上,最難建設的就是隱秘戰線。
有了李儒幫忙,賈詡如釋重負。
春耕已過,各地蠢蠢欲動。
袁紹已滅了韓履,獲得了冀州。
孫堅果真死於劉表之手,袁術在倉亭敗於曹操,倉皇逃脫,進入揚州。
二人一致認為當今天下地方分立,群雄爭霸,司隸尚有兩三年時間間歇可用。
樹立***威信,當前最大的敵人就是董太后一脈外戚。
董太后的優勢無非就是大漢皇室正統,她是漢靈帝的生母,當今天子和***的祖母。
以“忠孝”治國,獨尊儒術的大漢朝,明著反董太后自然是下策。
過去漢恆帝、漢靈帝對抗外戚,都是仰仗宦官。
李儒說他可以化名入宮為宦官。
賈詡可是記得歷史李傕推薦李儒擔任侍中,當眾被漢獻帝否決了。
賈詡搖頭:“用宦官替代外戚,那是鳩佔鵲巢。何況,當今天子知道你毒死他兄長劉辯,豈能放過你。”
李儒臉部抽筋,弒帝的罪名是一輩子也洗不掉了。
李儒沉思片刻,分析道:“董太后董貴人一脈外戚不行,天子不是還有一個伏貴人?”
大漢後宮,皇后為尊,其次貴人,再次為夫人。此時還麼有貴妃賢妃之類的說法。
伏貴人?也就是伏壽,是執金吾伏完之女。
賈詡說道:“伏完這老小子,當初在攻入長安,第一次朝議的時候還給我挖坑跳。”
李儒好奇問:“他一個死胖子,躺平養老的大漢不其侯,還能挖啥坑給你跳?”
賈詡想到那天尷尬場景,翻白眼,“推薦我為尚書僕射。”
李儒噗呲一笑,搖頭道;“你當時為何不應許,否則,你現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招募鍾繇、荀攸等潁川士族了,也不用吃癟。”
鍾繇避而不見,荀攸大罵賈詡,這些李儒都知曉。
賈詡沒好氣道:“尚書檯長官尚書令一直都是三公掛銜,主事的其實就是尚書僕射,形同宰相。你我什麼名聲,難道不自知?何德何能當這個宰相之職。”
李儒哈哈一笑,“說的也是。我們都被世人稱為毒士,這些汙名就像人設一樣,恐怕一輩子都洗不乾淨了。”
賈詡打住,神情肅穆:“文優,我們也不用那麼悲觀。人的觀念可以轉變嘛。是黑是白,其實歸根到底是聲望輿論問題。”
人設,其實就是聲望問題。
如果僅僅是當個謀士,自然無需操心這個,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即可。
打工當狗腿子都可以,何況毒士。
但賈詡要當君上,那人設和聲望就非常重要。
就比如劉備的人設:大漢中山靖王之後、愛民如子,後來果真被漢獻帝認了皇叔。
劉備依仗這個人設,更是強取豪奪,美其名曰收復大漢江山,先後背刺劉表,背刺孫權,背刺劉璋,還名正言順自封漢中王成為了大漢正統,俗稱季漢(也就是西漢東漢之後,第三個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