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步兵戰術:德軍戰術玩不起 (第1/2頁)
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一二八抗戰前,按照何煒的記憶,因為許多軍校教官和中高階軍官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留學生,而且當時總管部隊訓練工作的訓練總監部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日本軍校留學生。
所以國內軍隊使用的步兵操典幾乎都是日本步兵操典的翻譯版,而騎兵,炮兵,工兵,通訊兵乃至於輜重兵所使用的的操典,也都是訓練總監部翻譯的日本操典。
隨著德國顧問的進入,國內也開始翻譯德國步兵操典,中央軍部隊逐漸向德國戰術靠攏,由此還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和鬧劇。
在德國顧問進入中國後,首當其衝的任職單位就是中央軍校,也就是搬遷後的黃埔軍校,進入軍校後,為了實行德國教育,第一步就是要改用德國的操典來進行教育,
當時的德國操典共分五部:第一部為步兵戰鬥原則;第二部自單人教練至連教練;第三部為重機關槍操典;第四部為迫擊炮操典;第五部為步兵營團教練。
當時只將這五部德國操典中的第二、第五這兩部翻譯出來,簡稱“二五操典”。於1932年頒佈,定名為《德譯步兵操典草案》,在中央軍校和教導總隊施行。
然而,這一德國操典的推廣並不順利,很快就搞出了亂子,首先是操典在推廣使用後,就遭到了主管訓練的訓練總監部以及陸軍步兵學校的反對(陸軍步兵學校簡稱步校,屬於南京政府軍校體系內的專科軍校,主要業務是培訓現職軍官),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德國味兒太重,不符合中國實際。
反對者們舉出的一個理由就是按照操典內的編制,一個步兵連編制有十五個班,每個班都配備一挺輕機槍,那麼一個步兵連配備的輕機槍就是十五挺,一個步兵連要十五挺,那一個營三個連就至少四十五挺,一個團三個營就是一百三十五挺起步,當時一挺進口的捷克zb26輕機槍就要一千大洋!
於當時的中國而言,未免太不現實,以當時的國力,要完成這樣龐大的編制裝備屬實是力有未逮。
還有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因,就是二五操典的翻譯質量實在堪憂,鬧出了不少笑話,真正德國原本之二五冊操典,其內容與在中國的德國顧向所稱之內容差別甚大,誤錯極多。
其最顯明之點,乃顧問所稱文字中有:軍人行列正步時,雙手均固定附著於兩腿而不準播動,此種姿態為世界各國軍人所未有者,令人哭笑不得。
與反對者相比,二五操典的支持者更為強勢,中央軍校就是德國操典的狂熱支持者,而最高領袖常凱申,也願意為二五操典背書,一時間爭執不斷,最後的結果還是反對者佔了上風。
這套二五操典印發各部隊研究,不作正式頒行,不作為部隊的制式教材,但部隊的戰術也必須要革新,最終決定,另起爐灶,乾脆自己編操典,因此經報主管部門核准在步兵學校內成立操典研究委員會,由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中央軍校、步兵總監、德國顧問等組成,由陸軍步兵學校籌備處長王俊中將為召集人,進行辯論研究,經過編纂,最終推出了中國第一部自己起草的步兵操典。
該步兵操典吸納了最新式的散兵群戰術,並依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與調整,將輕機槍下到步兵班的同時,確定了新的步兵連隊為九班制。
在步兵操典的綱領精神部分中,特別說明了中國建軍目的是為了貫徹三民主義,還把何煒的那位校長,同時也是最高領袖微操大師常凱申所倡導的“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和軍紀及“三信心”(信仰長官、信任部下、自信為效忠黨國的革命軍人)等精神信條寫入了操典之內。
至1933年,為了提高全國軍官的戰術水平,微操大師在廬山開設軍官戰術訓練班,步兵學校遂將新操典呈於微操大師,微操大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