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女人,不生孩子就是缺德 (第1/2頁)
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繁衍,是生命的本性。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只要是活著的生命,都有著繁衍後代的本能。世界得以持續存在,就在於生命的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如果生命不再繁衍後代,那麼最後留給世界的必然是一片死靜。
在生命本能的驅動下,繁衍後代通常以性需求表現出來,如動物的發情期、植物的授粉期。人類的繁衍本能,其實和動物差別不是很大。女人在其排卵期同樣對性需求超於平常,這便是繁衍後代的本能。
如果世界沒有生命,是死靜的,那自然也沒有所謂的生命本性。然而,這世界有了生命,那生命存在下去的本能自然而然就出現了。繁衍是為了讓生命能夠繼續存在下去,也就是根植於生命存在的最深處。
有了生命,自然就有了倫理和道德。繁衍生命就是人存在的道德。人存在,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人類本身。因為人不僅是一個個體,還是整體中的一部分。你的存在並不是你本來存在,而是被繁衍後存在。
一旦女人不再生孩子,把本性的繁衍抹殺掉,那麼人類的傳承便會斷絕,生命也會不復存在。從這個角度講,女人不生小孩,便是把道德丟棄。排除因女人本身原因不能生的,不願意生的那便容易被人詬病。
時代的發展,讓繁衍後代不再是不受限制,而是可以透過“科學”手段對懷孕和生產進行限制。於是,本能的存在變成了不再本能,而是隨著女性的意願改變。生不生,不再確定,變成了可以選擇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女子及其丈夫或家人,都是希望她生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生存環境中,女子及其丈夫或家人,不再強求,而是彼此商量著決定。畢竟,生孩子的主體是女人,後代是從她體內繁衍而出的。
不可否認,生命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整個族群的繼續存在,即繁衍後代。但生命的存在,又不僅僅是為了繁衍後代,更多的是為了存在而存在,即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本身,其它的只不過是存在附帶的。
如果一個人自己存在都已經千辛萬苦或者難以為繼的話,她再去繁衍後代,是為了讓自己繼續或讓後代經歷同樣的苦嗎?生命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吃苦,而是為了生活變得更美好,因此才有了不斷的努力。
即便如此,人和人的命運也不同。有的人拼盡一生的力氣,也不過只能達到別人的起點。在如此情況下,她們怎麼會願意選擇繁衍,讓後代跟著受罪,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困苦呢?誰不願意過上好日子呢?
但凡看得到希望,女人或其丈夫,都願意生孩子的,一旦不願意生,那必然是太多存在的問題或生存的環境,讓她們不得不選擇對存在的妥協,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去,生活得好,再去考慮繁衍後代的問題。
不生孩子固然對族群的繁衍會造成一定的問題,但是並非所有女人都不願意生。那些生活條件優渥的家庭還是會生的,而且只要條件允許,她們生的小孩往往不止一個,因為她們有條件讓後代生活得好。
為什麼有人會說,女人不生孩子就是缺德呢?主要是因為普通人不願意生了,也就是社會底層和中間層選擇“躺平”,不願意讓後代跟著受罪,便不生後代。如此為了存在而存在,又有什麼錯,怎麼就缺德了呢?
主要是一旦底層和中間層斷絕了,那誰服侍和伺候高高在上的人呢?於是,便有了女人不生孩子就是缺德的說法。歸根結底,生孩子是自己的事。生不生,生幾個,都不能盲目,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去決定。
如果硬要把不生孩子的責任推到女人身上,那就要追本溯源,到底是誰讓女人及其家庭不敢生?生命本應該是平等的,但存在的本身就不平等了,而且差距越來越大,階層越來越牢固,讓人看不到希望。
真正缺德的不是不願意生的女人,而是導致普通家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