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權力的排他性,就是唯我獨有 (第1/2頁)
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權力的核心本質是什麼?是獨享,或者說是排他性。任何一個掌握權力的人或者家族,其使用權力或運作權力的目的,都是為了最終對自我權力的維護,讓權力不會旁落他人。權力的核心,就是獨自佔有。
權力如同人性一樣,是極度自私和貪婪的。人一旦擁有了,就不願意放下。哪怕已經變得昏聵無能,他也會死抓權力不放,就算是為此要付出沉重代價,他也會不管不顧,他要的就是權力抓在手上。
當然,這世界上會有極少數的人不戀棧權位,到了特定的時間點或者遵守約定,放下權力。這種人值得欽佩,只是很少有人能做到這樣開闊的胸襟,能夠放下權力的誘惑,迴歸到普通或遠離聚光燈的生活。
權力能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擁有權力,就擁有決定他人命運的力量。權力可以是對他人的控制,也可以形成對他人的限制,而擁有權力的本身,可以得到比他人更多的機會和資源的利用。
簡單而言,擁有權力者,往往是貴,即比普通的更高尚,是傲視他人的存在。不管是部落時期的首領,還是國家形態下的領導者,權力的掌握者總是獨特的存在,是資源的分配者和規則、秩序的執行者。
社會總是有各色各樣的人群,不管是制度還是資源,都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這便給予了權力執行者的偏向性。某些資源可以給這個,也可以給那個,可以先給一部分,可以全部給,決定權在權力者手裡。
人的偏向性總是傾斜於自己喜歡的人或對自己有利的人,人一旦掌握了權力,這個資源的調配就成了維護他和他相關的人利益的保障。於是,權力的掌握者會把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讓自己終生受益。
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讓權力成為自己的私人工具,即自己永久掌握權力,或者讓權力透過傳承下去,即私相授受。只有如此,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就是人掌握權力後,不想放下的根本原因。
權力的目標是為了滿足私慾,這也是人本性的所在。人性的自私,便是利益。利益讓人變得與眾不同,也因此驅使人為了自己而去破壞規則或傷害他人,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侵佔他人的利益。
想要維護權力下的利益不受影響,最簡單直接和粗暴的方法,便是讓權力成為私有,使得別人沒有染指權力的機會。這便形成了權力的排他性,即唯我獨尊的權力模式。一家之言,權力自然是為所欲為了。
因此,自私有社會形式形成後,權力便形成了以家族為核心的傳承模式。一個人得到了權力,後續的權力掌握者就是他的後人或血緣關係的人。在他腐朽不堪時,其他人便以同樣的方式奪權並傳承給後代。
即便到了文明社會,權力的擁有者同樣不想權力外洩,於是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一個聯盟,讓權力在彼此間相互傳遞來維持共同的利益。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便選擇認為可以維護他的利益的人。
因此,可以看到即便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每個人也都會組建自己的團隊,在需要將權力進行細分的時候,便會把自己團隊裡的人拉出來,讓他們獨當一面,堅守一方陣地,為自己的利益保駕護航。
所以,某地戶籍或某地工作的人便會脫穎而出,成為聚光燈下的不凡之人。這主要原因便是,這些人跟對了人,那個權力掌握者把他們當成自己人,相信他們會按照自己的心意完成任務,使得權力穩固如山。
因為一旦權力移交或旁落到別人那裡,那原本的權力和利益關係就會發生變化,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可能化為烏有。這是所有權力掌握者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們拒絕非自己人執掌權力,讓權力唯我獨有。
權力的服務物件,最終都是利益,只是這個利益往往是權力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