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第2/4頁)
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糧糙,舉兵攻入敵營。孫兒救得碩皇叔後,即刻安排親衛將其護送回京。隨即得知狄人雷霆火速攻至貴陽,而孫兒深在敵境,救援不及。軍情緊急,孫兒回頭不能,故而冒險攻入狄王宮,斬殺狄老王,意圖以此牽制貴陽狄軍。旋即啟程趕赴貴陽。&rdo;
金鑾殿內已有人瞪大了眼。此前朝中顛倒黑白的說辭,可不是這般的。
&ldo;幸而魏國公府四小姐臨危不亂,當即安排貴州全境佈防,於孫兒趕赴不及時坐鎮軍中,指揮若定,率領貴州衛及貴州前衛一萬一千八百名將士對陣狄人三萬先鋒軍,守城整整七日七夜,未得鄰城一根糧糙支援。最終,一萬一千八百名將士僅存千餘,值此窮途末路之際,納蘭小姐派人護衛百姓棄城躲避,以身犯險站上城頭,以激軍中士氣,欲與貴陽共存亡。然不料有人假傳諭令,稱孫兒安排鄰城封鎖城門,拒絕流民入內,以至貴陽百姓險些盡數身死!甚至當孫兒率兵趕至,擊退敵軍,此前默不發聲,吝嗇支援的畢節衛、平壩衛與龍裡衛忽以狄人姿態大舉攻入已然兵力空虛的貴陽,聲稱倘使孫兒不現身,便要屠乾淨一城百姓!&rdo;
不知是誰沒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ldo;此遭屠城,貴陽百姓死傷三成,孫兒在鄰裡支援下僥倖逃過一劫,卻在離城後再遭暗殺。孫兒重傷躲避山中,其間,有人劫得本該已歸京的碩皇叔,對貴陽與孫兒故技重施。其後,孫兒被廢除太孫身份。然暗殺仍未間斷,孫兒的護衛湛允最終以身相代,慷慨替孫兒赴死。孫兒蟄伏山中一月,換得一副自由身。卻是大穆半壁江山盡失,歸京不能,唯有潛入狄軍軍營,以待良機。蟄伏軍中大半載,孫兒暗中籠絡雲貴川隴各地新兵,層層佈置,以至今日,終得為大穆效犬馬之勞!此心昭昭,日月可鑑,孫兒不求名,不求功,惟願皇祖父明察!&rdo;說罷,大拜下去。
跪伏在他身後的納蘭崢同樣一個大拜,道:&ldo;啟稟陛下,臣女納蘭崢與天階下三萬忠烈將士,願替皇長孫請願‐‐!&rdo;
三萬將士齊齊跪伏下去,高聲喊道:&ldo;願替皇長孫請願‐‐!&rdo;
第90章 鋪路
數萬屍骨未及收殮, 尚且橫陳於金鑾殿前, 在這般蒼涼頹靡裡, 卻前有皇長孫激昂陳情,後有三萬將士慷慨請願。
留在殿外傷痕累累的武將們為此睜大了雙目,彷彿看見大穆中興的曙光。
有人忽記起昨年仲夏, 西域使節大鬧承乾宮時,納蘭氏女曾說過的話。她說, 龍生而為龍,縱使一朝墜落淺灘, 流離四海,裂骨斷掌, 他依然是龍。
彼時誰也不曾料想,此言竟會一語成讖。
此情此景,饒是金鑾殿內見慣了場面的文臣們,也覺心神動搖,情難自已。即便眼下只聽皇長孫空口白說, 不見鐵證,但顯見得多數人已暗暗信了。
自古只jian佞小人或混淆聖聽, 民心卻不會作假,亦不能說謊。何況今日大穆遭難,全憑皇長孫挽狂瀾於既倒,方才所見之萬馬奔騰景象,叫人如何能與此前傳聞裡色字當頭,好戰喜功, 棄城舍民,畏罪潛逃,害得大穆失卻半壁江山的人聯想到一塊去?
何況如皇長孫所言,所謂&ldo;美色誤國&rdo;的納蘭氏女竟曾為國為民立下這般汗馬功勞,著實傲骨錚錚,可嘆可敬。
這一雙男女,一個是鬚眉氣概,一個是巾幗情懷,當稱風華絕代,堪為大穆中興之主!
思及此,眾人亦不免替皇長孫覺得心寒。短短數言陳情,道不盡隕雹飛霜之悲,臥薪嘗膽之涼,顛沛流離之苦,兵荒馬亂之難。誰也無法真正知曉,那荊棘滿布的一路,此刻跪在殿前的這一雙男女究竟是以何等心志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