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值越來越高,沒有他們,年底分紅就要打折扣,現在向陽寨的知青真成了香餑餑。
“不過方明,我有點不理解。你就兄妹兩個吧,帝都可是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多好的地方,人人嚮往,人人想去。你妹妹可好,本來可以不插隊,卻偏要到窮山溝來。”
方明苦笑一聲:“我也一直在阻止她,可還是沒擋住。”
方明便把自己家中的情況簡要地給大家說了一下。“後來考慮到她一個人在帝都生活也挺難的,再說,高中畢業後她一直在常青公社做種植蔬菜的技術員,正好我們建立蔬菜基地也用得上,也就不再阻攔了。”
“那太好了!夏收一結束,我們馬上就要種植蔬菜了,這不正是老天爺為我們送來一個不花錢的專家嗎!”馮雙全興奮道。
“一個小毛孩子,哪敢叫專家,只是略懂點皮毛而已。”
方明知道馮雙全的堂妹馮巧芝,自己讓她擔任了無線電廠二車間主任,馮雙全是在恭維自己。可人家馮巧芝確實有管理能力,並不是自己故意為之。
“這你可就錯了方知青,誰有本事誰就可以挑大樑。你才多大,不就二十來歲嘛,可你幹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連縣裡那些局長廠長什麼的都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就叫自古英雄出少年。”會計韓發旺感慨道。
方明心想,又是一個恭維的。不過覺得韓會計還是有點文化。
“好了,這個事以後再說,還有件事咱們需要商量一下。”
方明便把剛才在磨坊聽任三喜說的情況通報了一遍。
農村不像城市,人員交往比較廣泛。農村接觸的人就是自己村莊,自己鄰村的一些村民,互相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同一個姓氏也許都是本家,很可能連五服都沒出。
所以,向陽寨安裝磨面機後,幾名村幹部,除方明外,都有鄰村的親戚朋友託他們磨點面。弄得這些人也挺為難。
聽方明說到這個事,任乃孝便告訴了方明實際情況:“要不我們就開個口子,相鄰各村都是熟人,也都沾親帶故的,還真不好拒絕。他們村要想機器磨面,恐怕得幾年以後才能通上電,我們就給他們行個方便吧。”
馮雙全和韓發旺也附和同意。
“那怎麼個收費法,總不能和我們的社員一樣吧!”方明道。
“那當然不行,我們的社員磨面是享受一種福利,只是半價。鄰村磨面我們應正常收費。起碼得把電費,人工費和機器磨損費掙回來。”韓發旺解釋道。
方明還怕任乃孝幾個人不太同意,沒想到他們比他還迫切要求開放,這又為和諧相鄰關係做了一件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