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妹妹放到無線電廠,方明走出了一車間。
聽到隆隆的機器響聲,方明便向磨坊走去。
自從方明那天和任三喜給大家做了一次磨面示範後,每天都有排隊登記磨面的社員群眾。
到了磨坊,這才幾天,方明看到磨坊的窗戶、門,還有旁邊的小房子房頂,到處都糊上了一層薄薄的麵粉。
方明笑了笑,這就是活廣告,不用打聽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磨坊。
磨面機的響聲很大,簡直就是一種噪音,從很遠就能聽見磨面機轟隆隆的響聲,走得更近一點,可以明顯感覺到地面都在震動。但在那時,人們看重的是快捷方便,聲音再大也能忍受。
方明走進磨坊時,任三喜剛把電閘關了,可能剛為一個社員磨完面。
看見方明進來,立即走了過來。
看到任三喜,方明沒憋住笑出了聲。任三喜簡直就是一個麵塑出來的麵人。帽子上、臉上、衣服上、鞋子上、前胸後背、上身下身,甚至眼睫毛上,沒有一塊不是一層灰白的粉。
任三喜一邊走,一邊胡亂拍一拍身上的麵粉。其實拍了也沒啥用,拍過後身上照樣還是灰白的。
“任師傅,這些天忙壞了吧!”方明關切地問道。
任三喜聽老婆說了,自己能到磨坊上班,是方明拍的板,因此對方明非常感激。見方明問候,便點頭道:“這些天是挺累,主要是社員們沒經過這些事,都想親自感受一下。第一撥過去,後面就正常了。”
“一看見門窗和你衣服上的白麵粉我就知道這些天機器就沒停轉過。”
看著任三喜掛了麵粉的白眉毛,方明又想笑。“有什麼問題沒有?”
看到方明問有沒有問題,任三喜道:“正想讓我老婆告訴你吶,還真有個問題。這幾天不少社員都來打聽,問鄰村的人能不能來這裡磨面,行的話怎麼收費。”
聽了任三喜的話,方明沉默了一會兒。他知道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磨坊的建立主要是為了解決本村村民的磨面問題。如果鄰村的人都來磨面,那麼磨坊的負荷將會增加,而且還有可能引起本村村民的不滿。畢竟他們來了本村社員磨面排隊有可能就要靠後。
“這個問題我考慮一下。”方明說。
“我知道你的意思,方副大。”任三喜說,“你是擔心鄰村的人來了之後,會影響到本村村民的利益。但是我也想說,磨坊建起來就是為了方便大家,如果只是本村村民能用,那豈不是有點浪費?”
方明點點頭,他知道任三喜說得有點道理。都是一個公社的人,自己村通電本來就是縣裡給的照顧,這肯定讓相鄰大隊嫉妒。如果磨面不給他們行點方便,以後難免會發生什麼摩擦,影響大隊之間的和諧。
再說自己的老丈人還是公社書記,也會對他產生不太好的影響。
“這樣吧,能不能磨,等我們大隊幹部商量後我再告訴你。”
看方明要走,任三喜突然想到還有一件事:“方副大,其實我們磨坊還缺一臺碾米機。”
任三喜的話提醒了方明,對呀,當時光想著磨面,怎麼就沒想到還有穀類作物需要脫殼。
“謝謝趙師傅,知道了!”方明回應了一句。
從磨坊出來,方明直接去了大隊部。
看到任乃孝,馮雙全和韓發旺都在,方明便將自己妹妹也插隊到榆縣並分配到向陽寨的事告訴了大家,但沒告訴自己找人調整的事。
“剛才我已把她帶到一車間報到去了。”
放在過去,村幹部們一般都不願接收知識青年。總認為土地有限,山區糧食產量不高,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搶糧食的嘴。
但現在不同了,起碼在向陽寨不同了。這幫知青創造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