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猶如天意註定,1894年必將是個不平靜的年份,就在朝鮮國內東學道起義軍如火如荼的時候,大海對岸的中國黃浦江邊又發生了重大事變。3月28日下午2點鐘時,上海美租界鐵馬路大橋北堍的日商東和洋行二樓一號房間內突然傳出槍聲,聞訊趕到的巡捕在房間內發現一具日本人的屍體,隨即趕往吳淞口抓獲了兇手。而後此案經租界移交給上海縣進行審訊,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那位身中數槍斃命的日本人巖田三和實際是1885年政變失敗後潛逃日本的朝鮮親日派領袖金玉均,而兇手洪鐘宇居然是朝鮮政府派出追殺的刺客。
&ldo;……金玉均是前為本國權臣,因在朝廷大逆不道,殺死幾百人,我親友也被他殺害,國王恨他有十年了。他逃在東洋,改名巖田周作。我與朋友前在東洋大阪,奉國王命,叫我們忠心下去,把金玉均殺死,以安王心……今我與他相遇來滬,他改名巖田三和,我今用六門響的手槍(可以裝六顆子彈的左輪手槍)把他轟死,旋即走至吳淞,被巡捕追獲的,手槍已掉棄在吳淞江內。我為國家大事起見,如將把他轟傷身死情形求電本國,自有回電來的。&rdo;[8](摘自洪鐘宇口供)
根據朝鮮請求,金玉均的屍體以及刺客洪鐘宇都被送還朝鮮。朝鮮政府將金玉均的屍體進行凌遲、暴屍,以示懲戒。看到親日派領袖落得如此下場,日本國內出現強烈的不滿情緒,認為中國和朝鮮的舉動是對日本的極大侮辱,日本政府所想得到的侵略中國、朝鮮的輿論空氣已經漸漸成形。 開戰(2)
與此同時,朝鮮東學道起義規模越來越大,前往鎮壓的朝鮮官軍一敗塗地。5月31日起義軍攻佔重鎮全州,朝鮮舉國震動。在中國駐朝特使袁世凱的積極主張下,6月3日,朝鮮政府正式請求清廷派兵幫助戡亂。光緒皇帝認為代屬國平亂是宗主國義不容辭的責任,5日,諭令北洋大臣李鴻章派軍隊入朝。日本等待多時的良機就此到來。
以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領,原駐防在直隸(主要包括今天天津以及河北大部)周邊的山海關、古北口、蘆臺、正定等地的淮軍計2465人陸續渡海,在朝鮮牙山灣登陸。聽聞中國軍隊就要到來,加上夏收農忙季節臨近,東學道很快就退出全州,偃旗息鼓。初到朝鮮的中國軍隊,失去了對手,整天忙於憐恤孤苦,很有一番天朝上國天兵降臨的做派,然而更大的變局就此開始。
就在中國軍隊應邀進入朝鮮幾天後,6月9日深夜由420人組成的日本先頭軍隊在朝鮮仁川港登陸,不請自來,而且直接進據朝鮮京城漢城。緊接著,至16日,日本第五師團第九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率領的7000餘人混成旅團全部到達朝鮮,並迅速佔領漢城周邊的所有要地以及仁川港,日本海軍也以優勢力量的艦隻駐泊朝鮮,中日兩國在朝鮮的兵力對比出現嚴重失衡。
至於突然出兵朝鮮的理由,日本曲解《天津條約》中&ldo;將來朝鮮國如有重大變亂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出兵,應先互行文知照&rdo;的條文,稱該條款賦予了日本同等的出兵權,日本派兵進入朝鮮是為了保護使館和僑民的安全。在親日派領袖金玉均被凌遲示眾後不久,日本軍隊突然大兵臨境,引起中朝政府極度不安,立刻與日本展開旨在使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的談判。
突然出兵,成功邁出爭奪東亞戰略要地第一步後,日本政府顯然不會就此收手。應對中國提出的撤兵方案,日本反將一軍,稱朝鮮內政腐敗,亂局未定,&ldo;若不從根本上改革其弊政,就絕不可能求得永遠的安寧。目下若只採取各種姑息的辦法,以彌縫一時,那我國政府在領土接近的鄰邦情誼上,實在一天也不能安心。帝國政府非至真正獲得此種安全,不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