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指揮機構——籌邊樓。
樓上配有反映蜀地全貌的地形圖,他每天都要在這裡與久處軍旅、熟悉邊防事務的人商談請教,即便他們是些普通士卒、平民百姓也能聊得津津有味。
不到一個月,李德裕就將轄區內的山川走向、城邑坐落以及通行狀況瞭然於胸、宛若親歷。
文宗下令,讓李德裕修繕位於黎州(四川雅安漢源縣)附近的清溪關,斷南詔進犯西川的通路。李德裕經過一番細緻調查,向朝廷奏報了三條意見:
第一,從南詔進入蜀地的通路眾多,單靠修築城堡的方式無法阻擋,必須派重兵鎮守方可無憂。
第二,只需在黎州、雅州(四川雅安)兩地各配置一萬士卒,在成都配置兩萬士卒,並嚴格加以訓練,使其時常處於良好的戰備狀態,南詔必然不敢冒然進犯。
第三,守邊軍隊不宜過多,數量上應以主帥能有效控制為宜。當初西川邊將崔旰、張朏,正是利用邊防駐軍過多的優勢,殺害、驅逐了節度使郭英乂、張延賞,因此不得不防!
李德裕還了解到,去年朝廷從北邊徵調來的,用於增援西川作戰的各鎮軍隊已陸續返回,只剩下河中(駐莆州,山西永濟)、陳許(駐陳州,今河南周口淮陽)兩軍、三千餘人暫時駐紮,有詔讓他們翌年三月歸建。
李德裕隨即奏報朝廷:“蜀地士卒戰力薄弱,加之近期屢被南詔所敗,早已士氣低迷,不能承擔戍邊征討的任務。如讓北邊軍隊盡數返回,蜀地恐將無力自保。”
“當初南詔軍隊進至成都,杜元穎臨時徵募了三千多人,從未經過訓練不堪重用。郭釗帶了一百多人,臣從北邊又招募了兩百多人,此外都是杜元穎舊部,實在不堪一戰。”
“另外,清溪關一帶雖地勢險峻,但有三條大路可通成都,至於小路更是無從計算。戰事一起,都可被南詔所用。需在大渡河北面新築一城,與黎州(四川雅安漢源縣)相互呼應,並派大軍駐守方可阻斷南詔。臣還聽說南詔用從成都擄掠來的兩千百姓,以及大量金銀賄賂吐蕃,如果讓他們知道蜀地兵力虛實,聯合加以進犯,形勢對我極其不利!”
“建議從河中、陳許兩軍精選一千五百士卒留駐西川,與川蜀將士雜居一處訓練,帶動提升蜀地軍隊戰力。”
“如有朝臣反對,請陛下讓他們書面寫出理由。將來萬一邊境失利,不能讓臣一人承擔罪責!”
李德裕的這份奏疏,不僅把利弊得失陳述的清清楚楚,而且將不增兵可能引發的後果,以及連帶責任闡釋得明明白白。李宗閔、牛僧孺因怕受到牽連,沒有橫加阻撓,提案得以獲准。
西川軍民遂在李德裕的指揮下,修繕城防,加強訓練,儲備糧草物資,動盪不安的局勢逐步恢復了穩定。
太和五年(831年)五月,李德裕遣使向南詔要回了被其劫走的四千百姓。
九月,吐蕃維州(今四川理縣)副節度使悉怛謀向李德裕請降,獻出維州,率所部投奔成都。李德裕委派幕僚虞藏儉代理維州刺史,帶兵入駐接管。
維州是川北要地,在高宗時期被吐蕃設計奪佔,改稱“無憂城”,吐蕃遂以此為據點,屢屢進犯西川,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
德宗時期,名將韋皋主政西川二十年,打得吐蕃狼狽不堪,卻因維州地勢險要,多次進攻均無功而返,最後抱憾而終。
這次悉怛謀獻出維州,讓李德裕倍感興奮,他豪情滿滿的向朝廷報捷,併發誓說:“臣準備派出三千生羌,火燒吐蕃十三橋,直搗其腹心,一血前恥,實現韋皋未能達成的夙願!”
文宗感到茲事體大,關涉大唐與吐蕃的關係,便將李德裕所上奏疏發給尚書省,讓群臣商議討論。眾人都請按李德裕所說實施,只有牛僧儒提出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