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第1/2頁)
[美]戴維·卡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軍總司令的直接下級是野戰部隊的司令官和總司令部各部門的長官。在和平時期,後者包括陸軍軍械部、陸軍行政部、陸軍組織部的負責人,各軍兵種監察官,以及在這些地位平等的軍事領導人中間名列前茅的那位陸軍參謀總長。
在進行戰爭動員的時候,陸軍參謀總長下到野戰部隊之中去,總司令部任命一位負責陸軍裝備和兵員補充的指揮官,替他承擔為戰時陸軍徵召、訓練和裝備部隊的繁重任務。除了組織部以外,總司令部裡其他所有部門都由這位指揮官領導。像陸軍參謀總長一樣,他的唯一上司是陸軍總司令,在後來就是希特勒了。
陸軍參謀總部後來移到野戰指揮部裡。野戰指揮部的代號叫&ldo;策佩林&rdo;。它設在柏林南面二十英里遠的措森。這是兩個半圓形的a字屋頂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它從這裡指揮著作戰部隊。
儘管換了名稱,這個機構仍然是和毛奇和施利芬的參謀總部一脈相承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陸軍參謀總部在一九一九年二月一日被遣散。凡爾賽條約規定它&ldo;應當解散,不能以任何形式重新建立&rdo;。一九一九年十月一日,也就是在陸軍解散它之後的第二天,它被改組為軍隊部。陸軍總司令說; &ldo;形式改變了,精神仍然不變。&rdo;在整個二十年代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過程中,軍隊部保持了凡爾賽條約規定不能保持的參謀總部的傳統。軍隊部三處負責情報工作。一九年七月一日,軍隊部卸下了偽裝,重新以陸軍參謀總部的名稱出現。這個名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直保持著。陸軍部三處變成了陸軍參謀總部三處,即外國軍隊處。
一九三九年的陸軍參謀總長是弗朗茨&iddot;哈爾德。他是炮兵出身、矮矮的個子、留著平頭,戴著夾鼻眼鏡,喜歡思考問題,講話的聲音小。他是巴伐利亞人,曾經在普魯士參謀部內當過軍官。雖然他不得不紙上談兵,缺乏象德國人所說的&ldo;振臂一呼,三軍雷動&rdo;的英雄氣概,但他工作得非常得心應手,頗有戰略頭腦,受到下級的崇敬。在形勢會議上,他體現了參謀人員知識淵博,判斷準確和雷厲風行的優良傳統,但是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性格顯然使他無法和他志同道合,並且使他有些忿忿不滿。他恨希特勒,但願意為德國效力,他內心的這種矛盾和衝突,往往使他無法工作。他同希特勒的爭論越來越頻繁了,但哈爾德始終沒有勇氣提出辭職。他等待著,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希特勒終於因為他在達豪戰役中反擊作戰遲緩,解除了他的職務。
接替他的是庫特&iddot;蔡茨勒。他比哈爾德活躍得多,在開始時對希特勒也比哈爾德順從得多。在對法作戰和對俄作戰期間,他在解決複雜的後勤問題上,表現了超群的智慧和過人的精力。他性格直率,不太敏感,講話粗聲粗氣,執行命令雷厲風行。他在擔任西線總司令的參謀長的時候,就象希特勒所說的那樣, &ldo;好象一隻大黃蜂嗡嗡地飛來飛去。&rdo;元首認為,一九四二年夏天加拿大軍隊在迪埃普的試驗登陸是企圖入侵歐洲,他認為盟軍那次登陸企圖被挫敗,主要是蔡茨勒的功勞。因此,他在解除了哈爾德的職務以後,將蔡茨勒連升數級,讓他擔任陸軍參謀總長。他的無以復加的感激,他比哈爾德略遜一籌的威望,以及他對俄國前線的缺乏瞭解,都使他在一開始時不宜過份同希特勒作對。但是到後來,他越來越對希特勒的軍事計劃提出異議,有時甚至發火。希特勒對他日益冷淡,到一九四四年七月,就撤掉了他的職務。
下一個便是大名鼎鼎的坦克將軍海因茨&iddot;古德里安。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剝奪了他的指揮權;現在又把他召了回來。在一些人看來,這項任命是這位德國裝甲部隊創始人兵旅生涯的頂峰,但它卻使另外一些人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