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美]戴維·卡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所擁有的權力,似乎使它能夠運用協調一致的戰略為陸海空三軍制訂作戰計劃,就像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那樣。但是它沒有做到這一點。首先,它是一個參謀部,沒有指揮權。凱特爾的權力只限於統帥部內部;他不能對陸、海、空軍的三個總司令發號施令。只有希特勒才能那樣做,雖然他常常透過凱特爾來發布這些命令。第二,三個總司令互相妒忌,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陸軍的力量最強大,德國是大陸國家,因而陸軍是最重要的軍種。海軍不會讓一個門外漢來處理它的特殊問題。空軍是由赫爾曼&iddot;戈林指揮的,在黨內,他同希特勒交往甚密,這使他比凱特爾擁有更大的權力。陸、海、空軍的三個總司令從未聚集在一起聯合制訂過作戰計劃。第三,希特勒想把制訂如此重要計劃的權力保留在自己手中;他擔心不這樣做就會大權旁落。他基本上把統帥部,尤其是把統帥部的作戰部,當作宣傳他的觀點的喇叭筒。他讓它處理許許多多的緊急事務,忙得它團團轉,無暇考慮長遠計劃。他一直使它保持一個小小的規模,大約只有五十至六十名軍官。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這個堂堂皇皇的名稱,同它實際擁有的權力是不相稱的。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作了一系列決定,將前線劃分為東部戰區和其他戰區。他指定西部戰區(法國)、南部戰區(義大利和非洲)、東南戰區(巴爾幹地區)由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指揮,東部戰區(俄國)則由陸軍總司令部指揮。這就是說,陸軍總司令部同蘇聯作戰,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同英國和美國作戰。實際上,希特勒的目的是要削弱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的權力,從中分出一個陸軍總司令部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讓這兩個互不協調的機構成為平等的因而也就互相競爭的機構。這就中斷了以西方同盟國為物件、因而也就是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服務的陸軍情報機構的指揮系統。
在原來的戰爭部裡,有幾個機構從事情報工作。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保留了這些機構,在戰爭期間又增添了一些機構。
‐‐軍事諜報工作是由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諜報局(a‐bwehr)一處負責的。 (abwehr這個詞的意思是&ldo;防&rdo;,在這裡指的是反間諜,反情報,這是諜報局的作用之一,但不是它的唯一作用。 )諜報局是由三個處組成的(二處處理破壞活動和少數民族起義。三處處理反諜報。 )這三個處反過來又是對外情報和反情報部的一部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諜報局局長是卡納里斯海軍上將。由於諜報局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有關間諜的一切活動,例如吸收和派遣間諜、指揮和通訊,都是由諜報局一處替陸、海、空三軍統一負責。
‐‐卡納里斯的諜報局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對外情報處(一般叫作awsland)。它的各個小組收集、分析、估價並傳送情報,尤其是外國報刊上關於其他國家的可能影響軍事形勢的內政外交事務的情報。
‐‐密碼處截收外國的新聞、外交和軍事無線電報,破譯其中的密碼電報,並且分發破譯結果。這個處隸屬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下面的武裝部隊通訊局,人們常常稱它為&ot; okw/chi&ot; ,或者只叫&ldo;chi&ot;這是德文名稱&ot; chiffrierabteg (密碼處)的簡稱。
‐‐戰爭期間的郵件檢查是由對外情報和反情報部下屬各站負責的。
‐‐同軍事問題有關的外國經濟情報,是由戰時經濟和軍備部的戰時經濟處負責收集和分析研究的。從一九四二年開始,這個部為負責軍火生產的新部長阿爾貝特&iddot;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