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第1/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一九二五年,廣播電臺開始藉&ldo;間接&rdo;的商業廣告而興旺起來了,即由想獲益於宣傳的人贊助一個節目或一系列節目的播出,用這種方式製作的節目有《克立果一克勒勃的愛斯基摩人》、《金沙孿晶》、《佳運樂隊》、《伊彭納的行吟詩人》、《a&p 吉普賽人》等。有一段時間,由於擔心廣播受到&ldo;直接播放&rdo;廣告的擺市,因而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規避現象。達拉斯市的wfaa 電臺在廣播時就巧妙地把贊助人稱之為&ldo;監護人&rdo;。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在&ldo;直接播放&rdo;廣告的名聲已經不那麼臭的情況下,廣告在廣播中地位含糊的現象仍然存在。好動腦筋的聽眾在聽到&ldo;為公眾利益&rdo;而&ldo;贊助&rdo;某項節目時,總感到有點不可思議,搞不清楚(也許這正是廣告客戶的企圖)贊助者究竟動機何在。
在美國政治中出現了一種新的口語語體,它既非來自德摩斯梯尼、西塞羅,也非來自派屈克&iddot;亨利、丹尼爾&iddot;韋伯斯特,而是來自比較成功的電臺廣播員。這種語體還是頭一次有機會接觸千千萬萬的人。雖則還有伊利諾州參議員埃弗雷特&iddot;德克森這樣少數幾個在講臺上演說的佼佼者,但那富於手勢表情、令人折服的講臺演說所起的作用已遠不如前了。第一位在電臺發表演說的美國總統是卡爾文&iddot;柯立芝。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四日,他繼任總統職位後四個月在國會發表開會詞(頭一篇透過電臺廣播的這類演說詞),為公開演說創立了新的風格,無意之間使柯立芝總統成了一位頗具特色的人物。他那以典型鼻音發出的無聲調變化的演講,連同他翻講稿的響聲都透過播音器播送出來,清晰可聞。在這以後的十年中,美國人民逐漸習慣於從廣播中聽到這個國家政治生活中過去難以聽到的聲音,政界人物也就與人們更加親近了。
一九二四年各主要政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進行了現場廣播,全國人民在會議進行的當時就能及時收聽到會場的實況報導。擔任報導的主要新任廣播員是格雷厄姆&iddot;麥克奈米和安德魯&iddot;懷特少校,前者在任體育記者時已頗負盛名,後者則主持過登普西一卡彭蒂埃決戰的報導,以他們兩人的個性和風格來廣播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連續進行一百零三輪投票的情況確是十分恰當,但卻頗有點諷刺意味。十八個電臺以電話線連線起來,接收weaf 電臺的現場播音,然後再由它們轉播給廣大聽眾。
當富蘭克林&iddot;德拉諾&iddot;羅斯福於一九三三年三月就任總統時,人們從技術水平上和思想感情上都有充分準備,希望能從廣播中聽到總統友善的聲音。好象是天意的安排,義大利歌唱家恩里科&iddot;卡魯索的演唱天才使唱片在音樂領域裡廣泛流行,羅斯福也起了類似的作用,使廣播成為政治工具。羅斯福和廣播好象是天生的一對,彼此互相合作。甚至羅斯福由於身體虛弱不得不坐著發表廣播講話,竟也成為一件好事。在他之前,社會知名人士發表&ldo;演說&rdo;時向來都是一本正經地站著講的,現在美國的總統卻是輕鬆地坐在客廳裡對那些坐在他們自己客廳裡聆聽的全國人民發表談話。他當時稱呼一億五千萬人民為&ldo;我的朋友們&rdo;,氣氛顯得非常自然,沒有什麼奇異之處。總統已經不再是&ldo;對大眾發表公開演說&rdo;;他只是和其他美國人一道作一次&ldo;爐邊談話&rdo;。反過來說,無線電廣播對增進總統和人民相互間的感情也起了作用。羅斯福的勞工部長弗朗西斯&iddot;珀金斯寫道:
他在發表廣播講話時,就好象看到人們聚集在小客廳裡,和鄰居們一起聆聽。他能覺察到他們的臉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