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第1/3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文人學士嗤之以鼻,公正他說,卡內基的書確是繼承了自學文獻的古典傳統。弗朗西斯&iddot;培根和米歇爾&iddot;德&iddot;蒙泰涅的散文,巴爾達薩爾&iddot;卡斯蒂萊昂納的《邀寵者》,切斯特菲爾德勳爵的《訓兒家書》,都對意欲上進的有志青年提出忠告。在英國,塞繆爾,斯邁爾斯所寫的《工程師的生活》以及他那些關於&ldo;自助&rdo;、&ldo;節約&rdo;、&ldo;責任&rdo;的活潑爽快的文章,開始使這一類文獻適應更廣大讀者的要求,也適應工業時代更為嚴峻的需求。班傑明&iddot;富蘭克林《窮理查的曆書》中最為大家所知和最常引用的段落是神父亞伯拉罕的演說,名為《致富之路》,聽過拉爾夫&iddot;沃爾多&iddot;愛默生講學和讀過他的書的美國人,大多數認為他並非超驗論者,而只是向人們指出&ldo;自立&rdo;之道,使他們走上成功之路。隨後美國還出了一個奇特的先知,宣揚自我修養,那就是假波希米亞人埃爾們特&iddot;哈伯德。他撰寫的《致加西亞書》(一八九九年)是描述美國與西班牙戰爭中一個足智多謀的美國中尉自力更生的寓言,一共售出四千多萬份,主要是售給工業公司,在僱員中間散發,雖然卡內基的書沒有文采,它純粹是用普通文體寫的,但卻具有最有效力的宣傳性文章的優點,他的書包含著精采的心理學見解,切合實用,使自我修養的道德傳統適應二十世紀美國特殊情況,就這方面而言,長期以來還沒有其它著作能超過這種成就。
《交友待人之道》一書的問世,正當經濟蕭條失業嚴重之際,美國人希望探索功成名就的新途徑,富蘭克林&iddot;德拉諾&iddot;羅斯福總統一九三三年第一次發表就職演說時所說的一句名言:&ldo;我們唯一要怕的就是&l;害怕&r;本身。&rdo;正是這句話成了戴爾&iddot;卡內基課程的中心思想,但文學評論家和學術界人士卻嗤之以鼻,辛克萊&iddot;劉易斯讀了卡內基的&ldo;讓人喜歡你的六種方法&rdo;(包括第二條:微笑)之後,承認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學習者賺到大錢,&ldo;當然也有點不利之處。那就是:這些方法也許會……使他妻子沒法和他共處。&rdo;詹姆斯&iddot;瑟伯宣稱,卡內基的例子裡所表現的&ldo;虛情假意&rdo;十分明顯,&ldo;就象宴會中的鬼魂似的&rdo;,一位聰明的年輕人在自殺前不久寫了長篇大論的諷刺戲濾文章,名為《失友坑人之道》。
在卡內基課程開辦的初期,知名人士或高階主管常常化名參加,到廠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卡內基課程廣泛獲得美國有事業的人士的信任。校友中包括一位聯邦教育局長,一位肯塔基州的州長,一位馬裡蘭州的州長,好幾位大使和海軍將領,以及古德里奇橡膠公司的董事長、國民餅乾公司的總經理、雷格爾鞋業公司的總經理、鄧恩一佈雷特茲特里公司的總經理等人。許多大企業,諸如威斯汀豪斯公司、麥格羅一希爾書業公司、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紐約電話公司,都在它們自己的公司內為其僱員和經理人員開設卡內基課程。卡內基顯然提供了一種美國人甘願花錢購買的有用商品。
在美國這樣一個具有開拓進取傳統的國家,戴爾&iddot;卡內基成了進取者的進取者。他是靠出賣推銷員的才能而成名致富的。卡內基企業透過組織聯絡、廣告宣傳以及樂觀向上的創業精神吸引了每一個其成功&ldo;尚未正式實現的&rdo;美國人。卡內基課程與卡內基課本遍及全世界四十五個國家,緬甸的吳努總理把卡內基的《交友之道》(和卡爾&iddot;馬克思的《資本論》一起)譯成緬文。他訪問美國時說,至少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