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2/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都願意為他賣命,這使他與那些見錢眼開的黑幫相比,佔了很大的優勢。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卡彭幫在芝加哥的一個強硬對手是奧巴尼恩幫,後者的頭領除愛爾蘭人奧巴尼恩外,還包括一個猶太人、一個義大利人、一個波蘭人以及其他一些人。種族聯合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增加票數和力量,但對干犯罪勾當的黑幫來說卻是另一回事。黑幫更多地依賴對個人的忠誠,而不是公開的號召力;因之奧巴尼恩幫終於一敗塗地。
美國的黑社會幫派人物,先前不久還是遭人蹂躪的農民,來到美國後,很快便改頭換面成為富商和市長製造人。而這一切又迅速反映在多姿多采的美國開拓者冒險傳奇之中。二十世紀的美國電影製片人,從城市中找到了忠誠、精幹、雄心勃勃的黑幫和腐化、愚蠢、得過且過的警察,取代了以往西部故事中不法的地方行政司法長官和誠實的亡命之徒。
在一九三二年的總統競選運動中,精明的總統候選人富蘭克林&iddot;德拉諾&iddot;羅斯福不願明確表態支援廢除禁酒法,正好反映了美國人對是否放棄標榜道德的禁酒法仍然猶豫不決。但是,經濟大蕭條和失業以及需要在一個合法化的釀酒工業中創造就業機會,使得道德主義成了一件代價過高的奢侈品。一九三三年二月,國會透過一項決議,要求制訂新的憲法修正案來廢除禁酒法。不到一年功夫,批准憲法第二十一條修正案的州就達到了必要數目,而酒類飲料也就此合法化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