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第1/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伊斯曼為了突出他設計的照相機的新穎獨到之處,決定製造一個字,它要簡短、鮮明而且講任何語言的人都能念得出來(這是著眼於世界市場)。據說他一開始即選定用他母親孃家姓氏的第一個字母&ldo;k&rdo;作為這個字的字頭並終於創造了&ldo;柯達&rdo;(kodak)這個字。一八八八年,伊斯曼以&ldo;柯達&rdo;作產品商標註冊並把他的新式照相機投放市場。他的小黑匣子只有後來流行的&ldo;布朗尼&rdo;盒式照相機那樣大小,特別小巧而輕便。伊斯曼做的第一個廣告宣傳說:&ldo;柯達乃是最小、最輕、最簡便的偵探相機!別的照相機完成一次曝光多數需要十項操作,而我們的只需三項簡單動作。毋需調焦,也毋需取景器。尺寸3 12&tis;3 34&tis;6 12英吋。曝光次數100。重量35盎司。&rdo;
這種照相機沒有聚焦裝置,快門只有一種速度。當然,由於照相機沒有取景器,攝影師無法把所需要的一切都精確地攝入相片,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不必為調節相機裝置和焦距而操心。伊斯曼使得人人都可成為攝影師:&ldo;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我們全包了。&rdo;在此口號下,他的&ldo;柯達&rdo;照相機風行一時。
伊斯曼把柯達相機稱為&ldo;偵探相機&rdo;,這一精明之舉為他那小巧的相機平添了幾分魅力。其它廠家也源源不絕地把各式各樣的較小型照相機投放市場,有的相機的機身象看歌劇用的望遠鏡,有的象紙包、皮包、書本和手錶,有的甚至可以隱藏在帽子裡或領帶下。這些相機就叫&ldo;偵探相機&rdo;,因為它們同老式的大箱子式照相機不同,據說,使用者可以象偵探一樣偷偷模模地拍照。這種想法不那麼光明正大,但實際上除柯達外,這類產品都同玩具相去無幾。
伊斯曼的照相機也是&ldo;偵探相機&rdo;。但與眾不同的是,他的照相機在當時說來價格便宜,而且真正能用!伊斯曼奉獻給美國人的攝影裝置,完全可以同十九世紀的毛皮商或二十世紀的生產線創造者在組織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相媲美。伊斯曼設計的那種簡便小黑匣售價二十五美元,還包括第一卷膠捲及沖洗一百張相片的費用。物主拍完整卷膠捲後,可把照相機送到工廠。工廠給相機裝上新膠捲,收費十美元,再退還相機和裱貼好的全部拍得成功的照片。喬治&iddot;伊斯曼的裝置同埃利&iddot;惠特尼的互換體制一樣,都是一種技能的替代。任何美國人,只要有二十五美元,伊斯曼就可以使他具有拍攝照片的才能(即使此人對於化學和攝影一竅不通也沒關係)。
伊斯曼裝置的薄弱環節是膠片。在柯達工廠裡,工人必須把已載有影像的乳膠從紙捲上剝去,然後壓印在一張清亮的明膠片上,再行乾燥。免除這種吃力的精細操作需要更好的膠片材料,最好是一種既柔韌又透明的材料。投放市場已有十五年的賽璐珞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伊斯曼是最早發現這個事實的人之一,同時其他人也抓住機會,競相爭取找到實用的底片。那時,海厄特的賽璐珞仍舊僅限於製造堅實的物體。後來,在一八八八年,費城一位照相底版製造商要求海厄特製作厚度均為1/100 英時的清亮的賽璐珞薄片,他再把感光乳膠塗在這種薄片上。這種賽璐珞仍然太厚太硬,無法捲曲成膠捲。
第一個申請賽璐珞透明膠捲專利的人是六十五歲的漢尼伯爾&iddot;古德溫。他是新澤西州紐瓦克的聖公會牧師,一直在尋找比玻璃更好的材料,以便製作向主日學校提供的《聖經》故事相片插圖。古德溫經過十年的努力於一八八七年五月二日申請&ldo;攝影薄膜&rdo;的專利。與此同時,伊斯曼也佈置一位研究人員從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