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第2/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人的慾望,想要分享他同時代的人所有的一切,而正是這些東西構成了美國的生活標準。正如上文已經提到過的,早朗的百貨公司用輕型生鐵框裝上大塊玻璃布置底層的窗戶,使陳列的商品成了最生動的廣告。到十九世紀中葉,&rdo;櫥窗&rdo;(show dow)一詞已出現在美國語言裡。陸續出現的有意義不太明確的&ldo;櫥窗裝飾&rdo;(dow dressg)一詞,這是專業藝術家和技術人員所關心的事。&ldo;逛櫥窗&rdo;(wlndow shoppg)則成了消費者自嘲的一種新形式。
從這些方面和數不清的其它方面,玻璃表現了新技術的魔力和消費品的普及。舊世界裡一種珍貴易脆的材料成了一種堅固的工具,它消除了不同場所之間的差別、室內室外的區分,也使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變得不那麼明顯了。
四十 空間的均勻化
到二十世紀中葉,已有成千上萬美國人在高空裡生活和工作。他們整日整夜地待在由鋼鐵和玻璃築成的高樓裡,摩天大樓成了美國城市的象徵。正如十九世紀的創業者一再鼓吹他們的旅館‐‐大眾宮殿‐‐一樣,二十世紀的創業者也鼓吹他們的高樓。這兩者既是希望和抱負的產物,也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表現了現代新的美國進取精神,決心同大自然競爭,要戰勝物質、空間和季節的侷限性。
最宏偉的大廈聳立在最大最擁擠的城市裡。紐約市的伍爾沃思大廈(建於一九一三年)和帝國大廈(建於一九三一年),芝加哥市的論壇報大樓(建於一九二五年)以及其它許多高層建築反映了大都市裡實際的或想像出來的需要。可是在較小的城市裡情況也一樣,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全國各地出現。因為美國的摩天大樓並不單純是經濟需要的反映或為瞭解決了地皮匾乏的問題。譬如在俄克拉何馬的塔爾薩,還有西部的其它城市裡,小摩天樓也在荒無人煙、無邊無際的大草原裡矗立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